伦敦街头的中国广场舞

映像伦敦 2016-07-13 00:11:20
  • 1
  • 10095
  • 0
  • 3
  • 3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07/12/20160712235643000000_1_412710_76.png

    7月2日晚,伦敦市中心萨默赛特府的广场上,上演了五场广场舞,约百名当地居民参与了来自中国的广场舞“意识形状”表演。

表演者们统一身着蓝色T恤,整齐划一地跟着广场中央大屏幕上的任务一起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吸引了很多路过的观众上前围观,也有些观众在场外跟着大屏幕一起表演。

  “意识形状”(Physique of Consciousness)心灵健身操为中国艺术家徐震首创,是首届“伦敦艺术夜”中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项目。

■欧洲时报记者杨赛、实习记者张涵图文报道

广场舞背后的徐震和没顶公司

    徐震创办的没顶公司总经理金利萍介绍说,受伦敦艺术夜(London Art Night)的参展邀请,为符合萨默赛特府的场地特点,选择了“意识形状”这个项目。

该表演历时52分钟,含100个动作,可以与当地民众有更多参与和互动。

   “意识形状”项目在创立至今的六年中,已在国内外众多的艺术机构中进行了巡回展示。期间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里面每一套动作的来源都携带着某种独特的文化印记,每一式都表现了某种特定的历史传统,有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它从舞蹈、体操、以及佛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与文化仪式中获取灵感,其中大量来自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祭祀、膜拜、礼仪相关的范式,同时也结合体现了大众对健康、幸福等精神追求的意识。

  “在表演和锻炼的过程中,一些动作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冲击,就像宗教本身对人的本性的冲击一样。”金利萍说,这个表演没有一些艺术作品中的政治和色情噱头,只关注当下的生活状态,而且易于传播,更有群体参与感。

   中国人喜欢做操,从中小学生的广播体操,到老年人的广场舞。广场舞作为中国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空降来到伦敦闹市区的萨默赛特府的广场上,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

    不过,作为“意识形状”项目背后的创作者,当日的表演现场却不见徐震的身影。

    曾被媒体称为“妄人,天才”的徐震早在20岁时就以其作品《彩虹》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他有严重的恐飞。”与徐震合作17年的金利萍解释,虽然徐震的作品在海外频频展出,但由于恐飞,他很少出国。

    在金利萍看来,徐震是个“生活很无趣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甚至不喝咖啡和茶,典型的工作狂,爱折腾。由于压力实在太大,他看的电影都是“从头打到尾的”。

    徐震的脑袋似乎总在想新方案,没办法休息。“2012年的有一天,他提着一个大箱子说,这里面是他的新方案。大家都很高兴,三年不用想新方案了,想要时取一个就行。”金利萍回忆,可结果是,那个箱子里的方案都没有被用过。“每次有新的展览,哪怕是不是特别重要的展览,他必须要写新的方案。”

    国内一些艺术家流行抽雪茄、喝威士忌,而徐震经常是其中不解风情的另类。他经常坐在公司浏览和阅读很多国内外网站信息,对网络上繁杂的信息有着独特的整合吸收能力,并从中受启发创作作品,给予年轻艺术家以不同的指导和建议。

    徐震创立的没顶艺术公司取自Made in谐音,和普通艺术工作室的灵活闲散作风不同,公司每天打卡上下班,而徐震每天7点出发去公司,是每天最早到公司的人。下班后,徐震和不同的人谈事情聊项目,聊的也都是跟艺术相关的事情。“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艺术。”金利萍说,甚至他的朋友圈也都是艺术界的。


(转自《欧洲时报》英国版)





评论 (1)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