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年 | 舌尖上的年味儿

诺依依 2016-02-02 21:15:20
  • 0
  • 3962
  • 0
  • 0
  • 0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同时又有南北之分,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通常是腊月二十四。无论如何,小年,是中国整个农历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0_84.jpg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小年祭灶是旧时民间习俗,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次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让灶王爷多说些好话。此外,民间还有剪窗花、扫尘土、写春联、剪窗花、洗浴和婚嫁等。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1_84.jpg

逢年过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这天该吃什么。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比如到了主显节,法国人都想着要吃国王饼了,到了中秋节,中国家家户户有月饼。然而小年吃什么,各地的风俗不大一样。


1
饺子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2_84.jpg

所谓“送行饺子迎风面”北方过小年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大年三十和冬至饺子也都是不可缺少的美食。


2
粘糕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3_84.jpg

山东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的民谣。小年,家家户户蒸糕吃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这也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食用并用来祈福希望“年年高”。


3
麻糖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4_84.jpg

山西有俗语,“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吃麻糖与吃糕的期望差不多,就是想让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人们盼的就是个平安丰收。

4
灶糖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5_84.jpg

灶糖也叫关东糖,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呈丝条状,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又酥又香。

灶糖制成扁圆形则叫糖瓜,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5
米花糖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6_84.jpg

江西靖安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的爆米糖,寓意新年发财,生活甜美。

6
米饼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7_84.jpg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小年做米饼的习俗。米饼以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7
年猪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8_84.jpg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8
年粽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9_84.jpg

南宁有吃年粽的习俗,所谓“年粽年粽,年年高中”。但年粽和端午节的粽子不一样,年粽有大有小,有圆有扁,而且有馅。剥掉叶子,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

9
炒玉米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10_84.jpg

山西东南,过小年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云,“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人们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冰冻成块,香甜酥脆。

10
花馍

/2016/02/02/20160202152301000000_1_11_84.jpg

山东盛产花馍,到了小年的时候,很多人家做大枣馒头或寿桃等各式各样的花馍,成品如艺术品一样漂亮,但也很费功夫。

 (编辑:鲁佳)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02/02/20160202152139000000_1_138727_65.png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