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来英国接受"素质教育"的,结果发现英国学生没素质?

大不列颠走跳人生 2016-09-03 00:02:37
  • 1
  • 8800
  • 0
  • 1
  • 1

先看一则旧闻: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提出,英国学校应该向中国学习,重拾“全班教学”方式,因为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中国教育让英国人望尘莫及?



上面这条旧闻源于2014年英国政府安排了7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赴上海观摩数学教学,希望向中国“取经”。他们之后总结出经验:老师站在前面对全班学生授课要比学生独立学习要有效率得多。英国人把这种授课方式形象地称为“Chalk and Talk(粉笔和说)”。



其实40年前英国就是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但后来推行了不超过30人的小班教学。学生桌子也不是一排排的,而是围坐成为小组,便于随时讨论和互动。



这个新闻当时引起很多争论,毕竟教育是全民关注热点......英国人是这么看的:


我们当年在学校就是这样的,而一旦老师成为所谓“朋友”,教室里没纪律,教养就被丢出窗外了......


传统教学当然更有效,不然你以为全世界别的地方人几十年来都傻么?


为啥没人看教室外面的问题?中英学生家长对教育就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学生家长相信教育使人成功,曾经有家长跟我道歉说他们孩子学习进步不明显,是因为他们当爸妈的工作忙。这在英国家长那根本不可能好吗!老师根本不是关键。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比其他人都牛逼,这绝不仅仅是怎么上课那么简单!


楼下评论:没错啊他们态度决定一切!我有个成年的中国学生带她4岁的女儿跟我道歉:“对不起她还不会说英语因为刚来英国两周。”几天后我开车路过遇到她问How are you,她立刻就能回答I am fine了!


传统型授课我支持啊!备课好简单,不用考虑“差异性”和“相连性”,你特么爱听不听!这样我媳妇儿当老师就不用周末和晚上瞎折腾了。只要保证父母和孩子都负责任,我媳妇儿输出信息就好了。


老师们要找平衡啊。我有个自然课老师特别赞,她在教室里管的好严。但她对专业很热情,上课也很好玩,这样的都不会有人不听话。


还老师?别逗了。(此处省略若干字。)但是学生们被鼓励直呼老师名字,还讲什么尊师重道。


传统授课好啊,这样老师们就真的好好讲课,没空计划罢工了。


在亚洲不像英国,老师真的能控制课堂还能得到尊重。英国学生觉得他们的老师就是用来侮辱的。


在我们学校,有个四年级的中国学生转学过来英国,半句英语不会。五年级的时候就超越英国同学了,六年级他SATs考了全校最高97分(100满分)。这特么是为啥啊?因为他爸妈牛逼管得严。(省略若干字。)总之就是家教不严学校再严也没用。


楼下评论:没错!我教了二十年书,有些中国学生来的时候不会说英语,毕业的时候拿着奖学金!



爸妈管得严,考试分要高,学习成绩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这都是小时候的痛苦回忆,但英国人看起来好羡慕我们(那些年的苦也值得了?),可是他们到底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坐着说话不腰疼?



最近英国教育部公布了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过去4年中,有93665名英国小学生在人数超过法律规定上限30人的班级中读书。其中,近1.5万学生在超过40人的班级上课、6000人在50人的班级学习、还有2500人挤在60人的超级大班中。(这跟国内动辄80-100人的班级还是没法比啊。)



不过这意味着,在教师资源缺乏、老师地位得不到足够尊重的英国学校,越来越多的“大班”披着小班教学的羊皮,而老师没有精力管束本就“活跃而随意”的课堂气氛。有人分析教育大臣此举目的也在于整合教师资源,推行真正的全班教学而减少教育经费。



英国人急了:我们学生数学不好赶快从中国进口数学老师,我们学生课堂乱七八糟没有效率赶快向中国借鉴授课方法......于是↓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5年制作了三集探讨中英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影片播出后,中英教育模式的讨论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在片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科学教师杨军,也因为参与拍摄受到英国教育大臣的关注,并获邀成为英国教育改革小组唯一的华裔成员。




“中英之间对彼此教育了解太浅”



回想起这些年在英国当教师的经历,作为“外国人”的杨军有说不尽的辛酸。当年出国前,杨军在陕西师范大学毕业,1990年代初在西安一所中学当教师。后来在西北大学读研究生,于1997年又来英国读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由于工作和身为单身妈妈的困境,让杨军最终决定留在英国从事老本行。但是在英国当教师并不容易,必须获得教师资格QTS(Qualified Teacher Status)的身份,杨军于是又回到学校学习。




“我记得9月份入学,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英国人,他们觉得这个课太难了,到了圣诞节的时候,1/3的同学都离开了。”杨军是她们班唯一的一个“外国”学生,讲起英语来有很重的中国口音。有时实践课,学生听不懂她讲课,她就在黑板上把字写出来学生才能懂。就这样她坚持了一年,拿到了QTS,进入了英国主流中学开始教师生涯。




由于英语不是母语,教化学又需要很多专业词汇,也让杨军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元素化学周期表、化学反应等,我以前都是用中文学的,但是要用英语去讲课,别的教师用1个小时可以做出来的事,我要用2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才可以做出来。”


有的时候在课堂上学生不听话,英国教师训学生,学生一下就很安静,杨军却不行。她着急的时候,一说“中国口音”,学生就都觉得很好可笑,更不用说整顿纪律了。就这样,杨军倒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式,她用自嘲和幽默感来引导学生,“他们笑完也就安静下来了”。



除了语言,英国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很重,要对班上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所教授的班级,每年都要有85%的学生考试要达标,并且要比上一年有所提高。如果学生未达标,教师要证明是如何帮助这些没有达标学生的。所以平时考试发现哪个学生成绩低了,马上就要进行一对一补课。一些学生太调皮,就要跟家长见面沟通。



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中英媒体的大幅度报道,杨军也接受了很多中英媒体的采访。在这过程中,杨军发现,“中英之间对彼此的教育了解太浅,很多问题都不成熟,很多问题还没研究清楚就忙着下结论”,这些情况让她很担心。




于是,杨军开始着手写文章在媒体发表,也开始写书。“我毕竟在英国教了十年书,知道英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我知道英国教育并不仅仅是‘放羊式’,而中国教育也并不只有‘填鸭式’。”此外,杨军也开始频频现身于各种公开场合,向业界和公众分享她对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经验和见解。


去年底,杨军把自己对中英教育观察的文章发表在英国的教育网站TES上,引起了英国教育大臣Nick Gibb的注意。在知道杨军的十多年英国教师从业经历后,他邀请杨军作为英国教育改革知识小组的唯一亚裔成员,主要参与英国教育比教学改革,及方针政策的制定。杨军透露,目前她已经离开了之前工作的学校,至于下一步具体动向,她表示还不方便透露。



“两种教育各有所长,需找到平衡”



BBC这个片子让中国也考虑到自己的教育有好,可能也有需要改进的,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但是这样的想法却让杨军在刚开始参与拍摄的时候无法融入角色。因为这个看起来最严肃、最像“中国教师”的教师,和“中国班”里的学生一样,也对中式教育有着“不适”。BBC导演组让她,“你就是说、写、讲”。这是他们认为中式教育应该有的模样,杨军照做,但她对这样的方式不满,很难抹去在英国教学的痕迹。



牛津大学中国学联近日举办了有关中英基础教育比较的研讨会(欧洲时报记者侯清源摄)


她说,平时她都是在使用英式教育方法,对于一些纪律不好的学生,“都是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一边学一边玩”。要在片子里一下子转变成中式教育方式里纪律严格的课堂,“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杨军还曾专门回中国的学校走访了两个月,寻找中式教育的感觉。




即使这样,第一天上课,杨军还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上课,拍摄时课堂环境的设置也让杨军不适应。她安排学生们做实验,在一间长方形的教室里,教师在讲台上实验,坐在下面的学生根本看不见,自由惯了的英国学生一哄而上围在了讲台两边,50名学生乱成一锅粥。


由于担心学生安全,后来杨军让学生把座位打乱,将四五张方桌拼在一起,又将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得很顺畅,一眼望去,每组学生的实验进展杨军都能看到。但BBC的导演不同意这样的方式拍摄,他们还是要求杨军把课桌放回原样,让学生以写和抄为主。



从杨军的经验来看,英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找答案,比起一开始就先讲理论告知结果的中式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而学生自己发现的也记得更牢。


同时,英国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到锻炼,也很有自信来挑战教师的“权威”。杨军说,她最大的期望就是,未来中国学生也能拥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识,她认为中国的学校和老师应该多创造机会在公开的场合表扬学生。




杨军也提到,英式教育的“自由”有时也有点过头,学生过度重视自己的权利,但缺乏责任感,不会考虑是否影响其他同伴,甚至面对自己的国旗和国歌都嘻嘻哈哈,缺少应有的尊重。她认为应该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间找到平衡。



上海的成绩不代表整个中国



2009年上海学生在一项名为PISA(Program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t)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数学、科学、阅读都取得世界第一名,而英国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引起了英国教育界的恐慌,想要向中国“取经”。


牛津大学教育评估中心的主任Therese Hopfenbeck教授在接受《欧洲时报》和《英国教育周刊》联合专访时表示,PISA的评测标准目前在全世界各国依旧有不同的观点。PISA在2000年诞生,最先在德国引起“震撼”;2007年上海的成绩出来以后,在中国也引来热烈的讨论;但印度现在还依旧没有向PISA敞开大门;美国虽然参加测试,却对这个标准保持不以为然;在英国,PISA已经引起公众和学术界的批判。



牛津大学教育评估中心的主任Therese Hopfenbeck教授接受专访。(欧洲时报记者侯清源摄)


但不可否认,与当初相比,依旧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PISA的阵营。Therese表示,牛津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也对PISA展开了非常谨慎的调查,但很难取得有效结果。因为在过程中发现,文化的不同往往会影响调查,比如美国的学生都很乐于表达自己,而中国的学生都尽量保持中立。


她认为,PISA的成绩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要谨记这数据中存在着限制。比如,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优秀,但这也只是这一科,并且不代表整个中国的测试结果,不能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教育没有好与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或许中英教育的矛盾与差异,并不是教育本身的原因。正如Therese所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不能用一个城市学生的成绩。比较两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不能拿一个纪录片或几次考试成绩作为依据。



在中国传统以及现代观念中,教育依旧是“走出去”和“成功”的最佳途径。古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让科举成为打破门第、以考试选拔人才的政治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程序图


每年一度的高考让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拥有掌握自己人生走向的机会。虽然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留学)。而高考的关键是给贫富差距中扮演弱者的人改变命运的可能。因为在高考考场中,人人平等。



但这种传承千年文明的应试教育体制由于与西方素质教育比较而得到质疑。西方学生有创造性、灵活应用、有个性、出更多诺贝尔奖......



所以中国教育不断改革,要让学生更有“素质”。于是现在中国学生不仅要考试得高分,还要有创造性、灵活应用、有个性、出更多诺贝尔奖......现在英国人说自己素质教育出来的学生越来越“没素质”。



英国社会地位分层


英国历史传统上进行社会阶级分层,一个人的文化资本是判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因素,而他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他的文化资本积累。通常那些家庭出身富有,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上私立寄宿学校的英国人,会更有机会申请到牛津剑桥等顶级高校,毕业后的优势不明而喻。




现在英国政界的“伊顿帮”也是由此而来——管理这个国家的人,甚至站在金融业、商业顶端的人有很大比例都是那几所贵族私校的校友。



穿西服的贵族私立学校学生和工人阶级孩子


总体来说,中国思维是“你受什么教育,就会有什么社会地位”,但英国传统是“你属于什么社会地位,就受什么教育”。BBC选择一所公立学校和来自中国顶尖中学的师资拍摄“有剧本有要求”的纪录片试图证明中英教育差异和优劣,或许让本就持不同观点的人,看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看到的角度。


( 文章转自《英伦圈》)

评论 (1)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