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炫富、同居?甩开负面形象,你是哪种留学生?

大不列颠走跳人生 2016-09-08 23:12:55
  • 0
  • 8472
  • 0
  • 1
  • 1

从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走出国门起,“留学生”就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而留学生的形象,从刚开始的“学成报国”,变成后来的“出国镀金”,屡成媒体报道的焦点。



中国留学生连续多年成为英国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群体;数据来自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欧洲时报制图。


近年来,留学生考试作弊、论文代写、豪车炫富、违法入狱等事例屡见报端。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过去几年来,中国学生的形象在直线下降;现在,中国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正在面临一场“信任危机”。


 部分中国留学生涉嫌论文抄袭 


图片来自《镜报》。


今年1月,《泰晤士报》一则报道“英国大学论文代写抄袭问题”称,有数据显示在2013到2015 年间,全英大学中共有近5万名学生被发现有论文抄袭行为,其中占极大比例的都是海外学生。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被查出有论文抄袭行为的研究生中,有75%是海外学生,其中1/3都是中国学生。


海外留学生的每年增加,还扩充了英国的代写市场,独立写手和代写公司都应运而生。有英媒称,论文代写在英国每年有2亿英镑的市场。不少中国留学中介公司开辟了代写业务,甚至直接提供签证、代写、毕业“一条龙”服务。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除了论文代写,英国大学还面临考试抄袭、“枪手”代考、成绩造假等多种形式的作弊,其中不乏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学术不诚实行为。埃克塞特大学发现有的中国留学生在考试期间“长时间上厕所”,剑桥大学发现学生利用“方便时间”拿手机上网查找答案;用隐形墨水写小抄已是小儿科,甚至还有学术用咳嗽声组成一套复杂的交流语言,在考场上“互相帮助”。


由于种种抄袭作弊行为,中国学生的形象从刻苦读书的尖子生变成了投机取巧的富家子,有媒体甚至把中国留学生描述成作弊骗子。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形象,还折射出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留学生海外犯罪频见报端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海外犯罪案件频频见诸报端,引起海内外关注。


2015年,一起中国留美学生绑架案震惊华人界,受害者刘怡然(涉案者名称均为音译)控诉翟芸瑶、张鑫磊、杨玉菡和陆婉清等被告人对她的欺凌暴行,包括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强迫其吃沙子、剃掉头发逼她吃掉等。案发生后,被告留学生当中的一名学生家长还曾试图通过财物贿赂证人以求“消灾”,最终被警方抓捕。



留学生绑架案被告人杨玉菡(左)、翟芸瑶(右上)张鑫磊(右下);图片来自看中国。


这桩绑架案仅仅是近年来海外中国留学生众多犯罪案件中的一个。2013年9月27日,在美博士次永飞将前女友黄梦晨残忍杀害;2009年1月21日, 留美学生朱海洋求爱不成,杀害22岁女学生杨欣;2015年2月,洛杉矶地区电视直播了一场警车高速追车的事件,警方追逐了40多分钟后才将其强行拦下。车上的两男一女也均为中国留学生……


此外,一些留学生并不把说谎、欺骗、作假等行为同违法犯罪问题联系到一起,但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很严重的问题。留学生没有意识到中国与海外法律不同、处罚力度也不同。



2015年9月,纽约州克拉克森大学留美中国男生持刀捅刺中国女同学并自残,后被警方开5枪击毙;图片来自博闻社。


 炫富挥霍留下安全隐患 


随着中国民众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富豪乐于将自己的子女送往海外接受教育。所以,中国留学生“炫富”一直是留学生主要的负面形象之一。



网络真人秀《公主我最大》(Ultra Rich Asian Girls of Vancouver)以中国富二代为主要人物;图片来自《纽约客》。


在英国的留学生中不乏“阔少”一族。留英学子吴长新表示,有一次他陪朋友在巴黎一家古驰店里逛时,发现大多数顾客都是中国脸孔;后来听店主讲,现在中国人是主要客源,留学生占了其中很大比例。LV、香奈儿、迪奥、阿玛尼等海外奢侈品店,都是中国学生的最爱,高价格和限量版是他们购买的两个标准。



伦敦奢侈品百货商场Harrods冬季打折时排队等候的顾客;图片来自《英国电讯报》。


据《每日邮报》报道,除了奢侈品外,许多中国富二代还极其热衷购买豪车。这些富二代留学生普遍认为,舒适的生活是基础,拥有豪车才能跟得上富家子弟的生活节奏;他们还热衷于参加秘密私人派对,结交网上志趣相投的男性朋友,一起炫耀豪车,一起搭讪美女。这些富家子弟觉得自己节省用钱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中国许多海外富二代极其热衷购买豪车炫富


然而,许多家境优越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生活“潇洒”,挥霍钱财,给当地人造成了“中国人很富有”的印象,并因此种下安全隐患;再加上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使他们很容易就成为不法分子锁定的目标,不少中国留学生就曾因炫富遭当地犯罪分子绑架勒索。


南约克郡警署的社区警员Sarah Bell负责的街区居住着很多中国学生,她表示,在接到的报警记录里很少有中国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国学生的生活就安全无事了……很多学生担心说不好英文,不愿意报警,而且他们也认为警察帮不了他们,破不了案,因此遇到案情也不去报警。”她的同事Shahbaz Ramzan表示:“如果犯罪分子觉得中国人有钱,而且案发后都不会报警,他们为什么不下手呢?


 感情危机易引发精神压力 


美国《世界日报》近期对中国在海外的学生群体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小瑛(化名)刚来英国时,非常不适应;她在英国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习压力,也不是吃饭穿衣,而是单兵作战时的孤独感。“那时候,我没有朋友,更没有亲人,没人和我交流,我经常憋在自己的房间里几天都不出门,有时一个星期都说不了10句话。”后来小瑛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海涛(化名),没多久,这两个20出头的年轻人就住在了一起。


德国汉堡大学的燕子一开始很看不惯低龄同居的少男少女,后来却也不自觉地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她说:“寻找排解孤寂的一半才是真正的解脱。”




在海外留学,不菲的花销也是让很多留学生走进同居生活的因素之一。法兰克福大学的小刘说到了海外后,每次花钱都得考虑半天,要不然很快钱包就见底了,这么大了也不好意思老向家里伸手要。后来,他和同校的小路搬到了一起,在房租上就省了不少。平时他充当小路的“私人保镖”,两人一起买菜做饭,分工搭配,省时也省钱,吃的菜也更丰富。



高昂的留学花销让很多中国学生不得不精打细算,同居是很多学生选择的解决方案。


德国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安德雷教授表示,很多中国留学生出国前没有社会经验,一旦同居双方感情出现危机,随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压力,还有些年纪不大的小留学生就跑去堕胎,这都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创伤。他还说,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屡屡发生因为感情问题自杀、斗殴、情杀等事件,这应该引起中国教育界的重视。




不过,以上种种负面现象和相关报道,毕竟只是海外中国学子的一个侧面。回归到留学生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本质,他们要学习、要交际、要赚钱、要成长,他们的生活是多面的,形象也是立体的,无法一概而论


《欧洲时报》英国版采访了多位不同年代的留学生和他们身边的人,还原真实的留学生形象。不妨来看一看,你属于以下哪一种留学生,又或者自成一派呢?


抓住商机,海外代购成留学副业
代购派




对于在英留学的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高昂的学费和英国物价意味着还是要精打细算,节俭生活。今年年初,来自苏州的詹翌湉开始了通过做海外代购勤工俭学的生活。她和之前认识做日本代购的朋友合作,开展做英国地区的日本代购,目前为止已经接了近20单生意。


与此同时,詹翌湉还和中国的一个好闺蜜合作开展英中代购,自己负责在英国各地采购商品。“和其它代购不一样,我们并没有现货,而是收集好价格信息,如果顾客有需要购买,我们再去看货源。”詹翌湉表示,与专业代购拥有和各大专柜合作、赚取优惠价价差相比,自己的代购生意主要赚取的还是汇率差。




詹翌湉坦言,因为自己的代购生意刚刚起步,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日本代购方面还会时不时收到严格的海关检查。“最近英国海关查的严格,从日本寄来的两箱货都被加税了。”她在采访中不无郁闷地说。


对于从事代购生意的体验,詹翌湉表示,代购会占据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和精力,自己作为学生,依旧会以学业为重。如今她收到了帝国理工的录取,计划在英国继续读书:“可能到了伦敦读大学,我也会做做代购吧。”



“先享受人生又如何?”
土豪派


谈起自己的留学生活,已经来英国5年多的佳音(化名)认为,虽然课业紧,但也要注重生活质量。大学本科期间,家境相对优渥的她几乎把欧洲跑遍了;如今,她的购车计划也已在实施当中。


在伦敦念研究生的这一年,佳音的课业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她笑说自己只能忙里偷闲,“下了课逛一个小时Selfridges百货接着回家看书,这样比较有动力”。在伦敦每月消费3-4千英镑的佳音表示,她开始学着计算开销和理财,但是生活质量不能降低。“我的消费观是哪怕价格稍贵些,也要买好的、耐用的。”



Selfridges等著名百货是很多留学生热衷购物的地方。


与佳音相比,平均月消费5万英镑以上的圣宏(化名)可算是顶级的富二代了。他表示自己最高纪录曾在一个月内花掉7万英镑,主要用来购买名牌衣物、外出吃饭和约会。


“其实我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和普通人一样,也没有每天花天酒地。”由于不会做饭,圣宏的一日三餐基本都靠外卖解决。在英国念书4年多,除了和朋友聚会,很多时候圣宏都在房间里打游戏,上课基本上都是朋友代签到。半个月换一个女伴的频率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开销,因为价值3万英镑的表和1万英镑以上的名牌服饰对于他来说,才是拿得出手的礼物。



豪车已经成为了许多“土豪”留学生的基本配置。


被问及阔绰消费的原因,圣宏说:“家里不需要我赶紧找工作赚钱,何况我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既然如此,先享受一下人生,又何尝不可呢?”


憧憬英国教育资源,努力提升自我
学术派


英国高校的悠久历史和雄厚的科研力量,吸引了不少以学术为主业的中国留学生,彭红森就是其中一位。本硕均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他,后来到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后。想自己在英6年来的变化,他百感交集。



牛津博士彭红森;受访者供图。


彭红森表示,一开始正是被英国的学术优势所吸引,才会想到申请英国博士。这里成熟且系统的教育体系让他感觉科研生活比较踏实。虽然博士生活丝毫不轻松,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时间,连偶尔的聚会都在讨论合作和交流学术经验,但是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能感觉到“自己至少没有给祖国丢脸”。


2014年,彭红森博士毕业。“我会鼓励留学生去了解英国文化,但身上优秀的中国文化印记在英国更需要保留,去发扬,感染英国人。这是出国留学生的责任。”对于未来有志于来英国从事理工科科研的留学生,他给出的建议

是,下功夫提高英文学术交流和思维方式,平时多看科研论文多思考。




同样憧憬于英国的学术资源,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媒体与传播学系的在读博士林雨(化名)在2011年踏上了英伦土地。来英前已经积累了两年工作经验的她坦言,自己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萌生了求学深造的想法。于是,她申请了LSE的传播与发展硕士项目。


在林雨看来,英国硕士的课程制度虽然基本只有一年,但课程体系都比较完整,紧张有序的学习节奏也能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记得我刚到英国时,觉得英国口音特别难懂,当时很灰心。但我的美国、埃及、希腊室友们都特别热心,他们帮助我渐渐树立了自信。”林雨表示,能在年轻时拥有一段海外求学经历、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是足以铭记一生的美好回忆。


对于有志从事学术事业的中国留学生,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无论将来工作还是读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




缓解文化冲突,感受多元化生活
交际派


崔戎凯是伦敦大学学院(UCL)中国学联主席,他对欧洲时报记者表示,自己身边接触到的中国留学生形象是多种多样的,有学霸、有宅男的,还有善于交际的,但总体来说,随着年级升高,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强,不管是和同胞还是外国同学、教师,交流和沟通都是更加密切的。



如今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图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曾鸣编导的影片《戏痴老王》2015 年7 月26 日在美亚国际电影节短片专场首映;图片来自中新社。


就伦大学联来说,近年来也开始跟伦敦大学其他社团进行合作,比如与经济社团合办前往欧盟总部参观的欧洲游,这不仅增进了外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也增进了中国学联在大学中的影响力。


崔戎凯表示,自己刚来英国时遇到了文化冲突,尤其在饮食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不过几个月之后就慢慢适应了。“还是要从内心打开自己,从共同参加活动开始,交一群外国朋友。”除了参加针对中国学生的华人社团,还要尽量多去参加外国社团活动,锻炼口语,因为只有更多元化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充分利用在英国上学的机会。




“留学移民后把爸妈接过来”
移民派


先在目的国留学,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然后找到合适的人,买房子、结婚和生小孩,接着把爸妈接过来,完成了两代的迁移,而第三代则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当地华人,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相对于投资移民来讲,留学移民的费用不会太高。然而这条路走得好的话,同样可以实现全家移民。这个与投资移民的顺序刚好反了过来。前者是子女移民后家长移民,后者是家长移民带上子女移民。




广州《新快报》报道,ICY曾经是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悉尼工作并通过积分成为澳大利亚居民。“来这里你会重新建立自信。”ICY称;具体来讲,在中国,非优等生很难得到教师的关注,然而在海外,教师永远会鼓励学生,并告诉学生,你已经很努力做好了,相信可以做得更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ICY逐渐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学习迅速好起来并超越班上很多同学,慢慢地ICY不再惧怕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学习融入。




在墨尔本读完大学之后,ICY在悉尼找到工作,并遇到现在的老公。虽然ICY现在每月都在还银行贷款,由于收入还不错,压力也不会太大。她每天坐车在这个城市上班、下班和生活;到周末或者长假期的时候,就开着自己的小车到郊区玩,或飞去其他城市度假。


ICY称,已经准备申请让爸妈移民到澳大利亚,当然这也有ICY的一点私心:“等他们过来了,可以帮忙照顾下孙子”。


(文章转自《英伦圈》)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