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做全职妈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想法 2017-08-14 18:52:32
  • 0
  • 8739
  • 0
  • 0
  • 0



有些文章,只是看了标题,我就想打人。


「全职妈妈pk职场妈妈,那种人生更轻松?」

「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谁培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生活不易,对谁来说都是一样。全职妈妈轻松吗?谁觉得轻松谁自己试试,试过才知道有多酸爽。职场妈妈轻松吗?职场角色本来就不轻松,何况又多了一个妈妈的角色。


至于孩子优不优秀,跟妈妈的状态有关系吗?如果有,我只能说充其量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我不想把「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放在一起来聊。


其一,我没有做过职场妈妈,不了解不敢乱说。


其二,没有人规定做了全职妈妈就不可以再做职场妈妈,做了职场妈妈就不能回归做全职妈妈。每个人生阶段有每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把自己的戏份做足了就好。


其三,我不信全职妈妈不羡慕职场妈妈在工作上的风生水起,也不信职场妈妈不渴望全职妈妈的儿女双全。俗话说,我抱起了砖头就无法拥抱你;我放下砖头就无法养活你。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都是在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而选择不一样的角色,而选择又意味着放弃。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不过是努力让自己不后悔。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一直做下去还是到了某个时候再去做职场妈妈。但是我知道,我需要让自己在面对任何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刻清楚的知道我要去哪儿、我能做什么,我并不害怕。


所以,我们不聊哪种妈妈是好妈妈,也不聊以后的事情,就跟大家聊聊我在法国做全职妈妈的真实感受。



我和我老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父母都生活在国内。所以,对于我来说,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所谓的「父母搭不上手」是真的搭不上手,是那种「你连指望都别指望,从一开始就别惦记这件事」的意思。国内也有全职妈妈,也有人不愿意让老人帮忙带孩子,或者老人因为各种情况不带孩子。可是,至少这些妈妈心里知道,万一哪天自己有个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还是可以找到人帮忙的。


对于我来说,从最开始就知道我要面临的是独自迎战的战场,只是最开始我低估了「敌人」(熊孩子)的实力。(娃他爸哪去了?娃他爸只会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娃哄睡之后,用一口大粘痰或者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喷嚏把娃吓醒!这种猪队友我敢指望吗?)



在法国做全职妈妈需要哪些特殊技能?



◆ ◆ ◆ ◆

语言技能

◆ ◆ ◆ ◆


我做全职妈妈最焦虑的时刻就是每次带娃去看儿医。虽然我的法语也算不错,但是仍然对于医生说的那些疫苗的名字、药的名字、医学术语一头雾水。更郁闷的是,医生大部分时候开的处方都是手写,而且每次无一例外我除了能看懂名字,其他的字一个都没看懂过。可是,我又极其担心在孩子的问题上出现一丁点的差错。所以,每次都要医生重复好多次或者有时候请求医生写下来。可是并不是每次都好意思要求医生把我听不懂的词写下来,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会努力记住这些词的发音,走出医生办公室赶紧拿出手机根据发音查询相应的单词,并且需要像当年刚学语言的时候一样把它们记下来。



不仅是看儿医,平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需要看急诊的情况,我们还要熟悉法国医院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不管是以前在国内还是现在在法国,基本上没怎么去过医院的人来说,更是晕头转向。医院各个科的名字你要知道吧?(最讨厌的是有的部门竟然还是缩写,让你猜都猜不透,比如耳鼻喉科是ORL……)要知道怎么向医生准确描述孩子的症状吧?医生询问用药情况你还得清楚的记得你家宝贝吃过的药的名字吧?


每次带孩子看急诊,我都要见缝插针的做很多语言上的准备。每次去医院的路上,我经常需要提前预习很多次见到医生要说的话,就怕自己出错把孩子耽误了。即使已经如此狼狈,还常常会遭到医生的质疑和批评:比如,经常被医生说给宝宝穿的太多、经常被医生反问怎么只是有点发烧就来看急诊了……


所以你看,在法国做全职妈妈,不仅要有儿童医学常识,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术语词库。


◆ ◆ ◆ ◆

凡事做n手准备的技能

◆ ◆ ◆ ◆


就如同我前面说的,在法国的「全职」真的很难找到搭把手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有一点儿「只有遇不到的情况,没有想不到的情况」的意思。


我生老二之前,面临着「生产时谁来照顾老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国内可能都不存在吧!可是,在法国,可不是我一个人遇到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有过相同的顾虑。我当时的情况是婆婆正在办理来法国的签证,但是有被拒签的可能。大宝周一到周五上托儿所。所以,我经过深思熟虑研究出一套方案:



1. 如果婆婆签证申请成功


- 如果平日白天发动,那么老公先把我和婆婆送去医院再去托儿所接/送老大


- 如果晚上或周末发动,那么老公陪我去医院,婆婆在家照看老大


2. 如果婆婆签证失败


- 如果平日白天发动,产程很快不影响去托儿所接老大,那么老公去医院陪产,生完再去接老大


- 如果平日白天发动,产程太慢影响接老大,那么老公陪产,安排朋友去托儿所接老大(需要提前去托儿所办理登记)


- 如果晚上或者周末发动,如果阵痛很频繁,那么我需要叫一辆救护车送我去医院,老公开车先把老大送到事先打好招呼的朋友家再去医院陪产


- 如果晚上或周末发动,如果阵痛不是很频繁,在家等着事先打好招呼的朋友来家里照看老大,然后老公开车带我去医院。




我希望上面这段话没有把大家看得不知所云。这就是在法国一个全职妈妈(或者一个妈妈)在面临生二胎的时候最真实的写照。我还没有写如何选一个上面提到的关键时候助我们一臂之力的那个「朋友」,为了选一个这样的「朋友」我们需要考虑他是否有hold住熊孩子的神奇力量、是否有车、家里没有太多孩子、手机夜间是否通畅、他的家是否离我们太远……


当然,这个例子是在法国所有二胎妈妈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其中的全职妈妈来说,这种「亲人不在身边,关键时刻需要自己做n手准备」的技能在很多其它时刻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最平常的独自带孩子出行。出门前,为了出行一切顺利。我往往要考虑:


- 湿纸巾放在推车什么位置能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最快拿到


- 出行的目的地周围哪里有给宝宝换尿不湿的地方


- 出行目的地周围哪里有家庭厕所


- 乘坐哪个公交线路最方便小推车的上下车


- 什么时间出行能避开高峰时段同时又能保证不耽误宝宝的吃饭和午休


……


◆ ◆ ◆ ◆

一心十八用技能

◆ ◆ ◆ ◆


在法国独立带娃,那可真是24小时,7/7on call的生活。宝宝小的时候还好,等到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会爬会站随时会掉到地上的阶段就真的24小时黏在身上。这个时候,就连安安静静地上个厕所都会成为奢望。



曾经有个妈妈跟我说,有一段时间,她每次上厕所都带着她的娃,然后把娃放在厕所旁边的洗衣机里站着。想想这画面就好心酸……



可是,这还不是最心酸的。最心酸的是厕所旁边连个洗衣机都没有,一次两次还好,成年累月地遇到这种情况,慢慢也就练就了一手抱娃一手脱裤子提裤子擦屁股的一条龙神功。再遇上一个哭哭啼啼在怀里挣扎不止的娃,还得练就一边上厕所,一边串烧儿歌的本领。


与厕所相似的,厨房也是一个战场,一个独自迎战熊孩子的战场。一手抱娃一手打蛋算什么,再加上一个儿歌串烧也没在怕的。当然,我也是不会告诉你们我经常把蛋打碎到地上,也经常一手炒菜炒着炒着把锅都炒翻了。



吃饭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边奶娃一边吃饭根本不是事儿。自己和娃,一个都不能饿着。毕竟自己饿着,娃也会没奶吃了。我一个右撇子慢慢都练成了左手拿筷子夹菜也毫不费力。当然,有时候光顾着自己吃,猛一低头发现娃吃奶吃了一脸……



我以为这一篇会写着写着让我自己都觉得好心酸,却没想到现在竟然写着写着幸福感就一点点溢出来,甚至有一点想念还在托儿所的熊孩子。女人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不仅是那个每个月流一周的血都没咋地的神奇物种;也不仅是生完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忘记生孩子有多疼的那个物种;还是那个为了孩子流了汗流了泪还竟然会觉得幸福感爆棚的物种。



在法国做全职妈妈的这一段日子,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不仅仅是「升级打怪」的技能越来越多,更是整个人变得坚韧了许多。


那些个彻夜无眠的日子,让我懂得付出的意义;

那些个濒临崩溃的时刻,让我了解忍耐的意义;

那些个几近放弃的瞬间,让我明白坚持的意义。


人说,为母则刚。因为我们有了软肋,自然会为了保护它而长出铠甲。你没有试过,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潜力。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