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中生的夜生活,酒精与荷尔蒙的碰撞

想法 2017-11-28 18:49:51
  • 0
  • 10639
  • 0
  • 0
  • 0

我在巴黎的Lycée Janson de Sailly度过了三年高中。这所学校位于16区最富裕的地段,被古典豪华的居民楼包围着。学校本身的建筑也十分高雅,外墙上都是各个影响着法国历史和文化的名人的雕像。Janson de Sailly中学仅高中部就有三千多名学生,是法国本土规模最大的教育机构。现任总理Edouard Philippe就是Janson de Sailly毕业的。


这所学校的来源还挺有趣:校名来自创始人Janson de Sailly,一个非常富有的律师,因为其妻子发生了外遇而选择剥夺了她的财产继承权,将自己的遗产(约两千六百多万法郎)捐赠给国家修建一所学校。学校最终于1881年,在当时的教育部长茹费理和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见证下建立。   


由于学校在富人区,我身边的大多数同学所处的阶层也都是属于巴黎的中上层甚至上层阶级。跟班里的同学们混熟了以后,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出身于显赫的家庭:有一个男生来自于标志家族,即法国的标志汽车集团的创始人的家族;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则是比利时驻法国大使的女儿。很多同学的家庭都属于有钱的资产阶级(bourgeoisie)。  


接触了这些来自上流社会的同学后,我逐渐地发现上流社会的父母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这也间接地影响了学校的严格的教育风格:虽然名为公立学校,但Janson de Sailly中学对学生的管理跟私立学校差不多。学校师资非常丰富且质量很高,不仅有别的高中没有的各种小语种课程,如汉语、俄语和希伯来语,还有高难度的德语学习以便让学生参加德国高考的德语班。由此看来,没有有钱有势的家长们的支持和资助,普通的公立中学单靠自身的名气很难做到这些。


也许因为阶层和价值观的不同,我在高中并没有像初中时代那样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虽然没有交到很知心的朋友,但是也并没有妨碍我跟班上的同学一起出去玩。于是我在高中慢慢接触并了解到法国人社交生活里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夜生活


看过法国国民女神苏菲玛索14岁时主演的电影《初吻》( La Boum)的人都应该发现,法国人其实初中就开始有夜生活了,简单点儿说是开派对,以跳舞、喝酒和聊天为主。法国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买卖和饮用含酒精饮品。所以中学生们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出入酒吧,只能聚在某个同学的家里,而酒一般都是在小超市或小百货店买(因为店面越小店员为了赚钱越不会要求学生出示身份证来检验年龄)。


为了不扰民,把自己家借给大家开派对的同学还要提前在楼里贴几张安民告示,告诉邻居今晚有派对,可能会有点儿吵,并写上一些敬请谅解之类的话。在法国的公寓楼里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纸条,此举并不只限于中学生。             


因为受各种美国青春片如《美国派》之类的电影影响,法国年轻人的夜生活极爱模仿电影里的美国人。其中一大特点就是不醉不罢休,这一点在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中学生身上极为明显。我在高中参加派对时,经常有同学喝醉了吐得一地,或者撒酒疯,引起邻居不满敲门抗议,甚至报警。这个时期的我比较反感这种撒酒疯似的行为,觉得醉酒不但影响别人休息,还害得同学为你收拾残局而不能继续好好玩。但我的法国同学们却总爱以这一点为傲,觉得自己这样做了就比别的同学更成熟更大胆。          


另一大特点就是在派对里调情了。谈起调情,外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在高中时,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不论男女都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在法国,中学生谈恋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像“早恋”这种让中国家长如临大敌的词对法国人来说是不存在的,谈恋爱就谈嘛,为什么要加个 “早“ 字?所以在派对里调情是普遍现象,派对也是让人施展自己的魅力、挑逗别人的场合。法国年轻人大多数都懂得一些调情的技巧,就算不太会,他们也懂得发现自身的魅力和长处


当然,上述的情况并不针对所有的法国人。其实法国很多外省小城市的年轻人都是非常腼腆、不善于交际的。毕竟组织派对是需要场地的,很多上流社会的父母都会去自己在农村的房子里度周末,将城里的公寓留给子女开派对。所以我上高中时经常会有班里某一位同学将全班人都请去他家里玩,所有人彻夜玩闹,最后玩累了干脆也不分男女,大家都穿着睡衣或者不换衣服,在主人准备的放在地上的床垫上呼呼大睡到天亮。这种随意的相处模式的确让来自大城市、家境好的孩子们显得更加大胆开放,也更善于交际。


中国家长们肯定不能接受我讲的一切,觉得法国年轻人简直是在瞎胡闹,连睡觉都不分男女!其实也并不是,大家疯归疯,第二天又继续正常上学,跟前一天在一起跳舞的同学谈笑风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纯洁,只要把握好分寸和注意隐私,并不会发生出格的事情。


夜生活对于法国年轻人来说,其实相当于卡拉OK之于中国年轻人,既能发泄压力也能调节情绪,还可以让他们适应未来成年人的生活方式。男孩和女孩之间情窦初开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我记得有一次上课前,有个女生问我可不可以跟她换个位子。我问她为什么,她微笑着向我解释她心仪的男生坐得不远,从我的位子上可以直接看见他,我当然立即答应了她的请求,成人之美嘛。


经过我的观察,法国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会让学生有点儿分心,但并没有像中国父母想象地那样恋爱就是洪水猛兽,会让学生的成绩下降。法国的家长们也不会防火防盗似的防着这种行为,学生们谈论起恋爱相关的话题时脸色也十分自然。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谈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再正常不过了,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着无底线地纵容。我还记得我高二时班里有一对情侣正处于热恋时期,如胶似漆的,到哪儿都不愿意分开,就连上课时都要坐在一起讲话,影响大家听课,直到惹怒了班主任数学老师。她有一天在课堂上对他们说:“你们俩今天要是不分开来坐我就拒绝继续讲课!”,其他同学们也早已厌烦了他俩,不断地催促他们赶快分开坐好让大家继续上课。结果这对可怜的鸳鸯只好分开来坐。由此可见,谈恋爱谈到“扰民”的地步照样会被大家抵制。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