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马上要过母亲节了,国内刚过的难道是假母亲节?

想法 2018-05-27 11:05:25
  • 0
  • 10314
  • 0
  • 0
  • 0

今年国内过母亲节时(2018年5月13日),我们向大家征集了想对“母亲”说的话,自然收到了一些温情满满的留言和行动:

 


@ 迷信•cold fire

早上给妈妈发了一个200的红包,祝她节日快乐,并告诉她这200块是打车费,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也越来越不好了,平时不要舍不得花钱打车……


不过没想到,留言重点逐渐偏向了关于母亲节日期的讨论——有些朋友看到小编提示“法国的母亲节在五月最后一个星期天(2018年5月27日)”,表示十分疑惑:“国际母亲节”难道不是全球统一的吗?

 

答案:还真不是。

 

母亲节的由来和演变



最早纪念母亲的习俗来自于古希腊,人们在罗马历3月15日那天会纪念时光女神瑞亚(Rhéa/Rhéia),即宙斯(Zeus)及众神的母亲,是小亚细亚半岛(Anatolie/Asie Mineure, 现今大部分属土耳其领土)上的宗教节日。

 

瑞亚女神 © wikimedia.org


17世纪,英国人开始庆祝“Mothering Sunday”(拜望双亲日),这个节日来自当时的宗教传统,它最早被定在3月份天主教徒40天大斋期(la carême)的开头,后改在大斋期内第四个星期天。这一天,人们会回家乡的教堂做礼拜,对于在他乡工作的年轻人,这是难得可以回家团聚的一天。很多人在回家路上,会沿途采摘些野花(如时令的水仙花)带回去给母亲做礼物,逐渐地,这个日子演变为回家看望母亲的机会。不过这一天主要还是教会敬拜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日子。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名终生未婚的美国女性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1864-1948)发起,她在美国南北战争后,呼吁大家为战争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定一个纪念日,以抚慰她们。1908年,美国有两个州开始过母亲节,在安娜持续的活动宣传下,美国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于1914年正式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订为全国的“Mother’s Day”(母亲节)。而贾维斯过世的母亲生前最爱的康乃馨,也被作为母亲节主花,最常用来作为送母亲的礼物,或祭奠母亲时佩戴的胸花。

 

安娜·贾维斯 © culturalibre.info


随着美国文化在全球的推行,母亲节开始流行开来,但很多国家有自己的日子,比如刚才说到的英国。美国大兵在战后将庆祝母亲节的习俗带到英国,而英国人并不想被大西洋彼岸的习俗“同化”,因此还是按照英国以前的传统节日“拜望双亲日”的日子作为英国的“母亲节”日期,并延续了那天吃“Simnel cake”(重油水果蛋糕)的传统。


重油水果蛋糕 © bbc.com


而在特立独行的法国,则有小城Artas声称为“母亲节的摇篮”( berceau de la fête des Mères)。这个节日由Prosper Roche(Artas家族兄弟联盟创始人)发起,为纪念两位产有九子的伟大母亲,还为她们颁发了证书。1918年,里昂为一战中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母亲庆祝母亲节。二战时期,被纳粹控制的维希政权首领菲利普·贝当(Philippe Pétain)就曾宣布母亲节为法定节日。战后,法国于1950年5月24日将母亲节正式设为法定节日,这个用以纪念多子家庭的母亲的节日变为全国母亲的节日,日期定在5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若次日为圣灵降临日la Pentecôte,母亲节将被推迟到6月第一个周日)。

 

法国维希政权1943年发布的《母亲节小指南》 © wikimedia.org


中国,母亲节并不是一个法定节日。港澳地区最先受到美国文化影响,开始为母亲过节,后经港澳地区开埠,及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陆才开始流行在母亲节这天为母亲送祝福和礼物,康乃馨最为流行。不过也有人提倡以孟子的母亲作为母亲节代表,选择孟子的生日四月初二作为纪念母亲的日子,作为“中华母亲节”,送萱草花(忘忧草),此花远从《诗经》就有记载,在古诗词中常做母亲的代称。若更加追根溯源,中国最早的母亲节可以说是定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的生日。


清初萧云从《女娲》(选自《离骚图》,刊印于顺治二年) © wikimedia.org


除了上述国家,其它国家也是各有各的风俗和日期。比如阿拉伯地区选择在春分3月21日,以春天的开始表示母亲的伟大;而墨西哥的母亲节虽同在5月,日子确是固定的5月10日;西班牙则在年底12月8日,除向母亲致敬感激之外,还要敬拜圣母玛利亚,会和家人在教会举办庆祝活动。



◆ ◆ ◆ ◆

父亲节和儿童节

◆ ◆ ◆ ◆


这两个节日在各国日期也不尽相同。

 

父亲节同样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也都随之定在6月第三个星期日。但也有将3月19日圣若瑟节(耶稣义父)作为父亲节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或定在11月第二个星期日的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

 

儿童节在中国及全球40多个国家是在6月1日,包括越南、葡萄牙、波兰等地,不过台湾香港两地则把儿童节订为4月4日,沿用了在1931年的提议。至于日本和韩国则选择了5月5日。这天是日本的传统节日,不过只是给男孩过的节日,会悬挂象征消除厄运、小孩健康快乐成长的鲤鱼旗,而日本女儿节为3月2日,会摆放玩偶来庆祝。同样男女分开过节的还有瑞典。

 

日本儿童节 © Blog Voyager


瑞典男孩节叫做“龙虾节” © nlcafe.hu




除此之外,我们每年其实还过着很多其它与别国日期各不相同的、但目的相同的节日,如教师节。当然也有日期相同但目的不同的,比如国内购物盛典11月11日光棍节,却是法国的法定假期,用以纪念一战停战。

 

写到这里,小编也不自觉吃惊,这么多年以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节日”,从来源到过法上原来还有这么大差异呢!



 

其实在我们收到的留言中,也有一些并不想联系家人的朋友。小编不禁心生感慨:相比我们与爱人间或多或少的浓情蜜意的交流,与家长的相处,更多的是芝麻蒜皮的琐碎生活细节,观念的数次碰撞,以及因此引发的摩擦、冲突和羁绊。有些身在异乡的游子,刚好找到了与家长少联系多清净的借口。然而当和父母矛盾爆发、互不相让时,我们经常会沮丧地发现,自以为远离父母就可以活出真我的自己;其实,我们在用和父母一样的、自己讨厌的脾性与他们对抗。无论与双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孩子总无法避免耳濡目染地受到生养自己之人的影响,身上或多或少会带着ta的影子。

 

纪念日无论定在哪天,作用其实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契机。母亲节、父亲节或者双亲和自己的生日,又或随意一个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也许孩子对他们一年一次的简单祝福或感谢,就能让他们感到满足。不用吝啬给自己这样一个表达的机会,毕竟这种机会还有多少,谁知道呢?



参考来源:

Wikipedia.org

http://www.justincheuk.com/mothering-sunday-hkg-2017/


- END -




http://cdn.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8/06/29/20180629073946000000_1_63412_59.jpg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