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店特别歧视中国人?在奥地利,真相只有一个!

维城 2018-06-08 10:39:19
  • 0
  • 9167
  • 0
  • 0
  • 0

近一段时间来,频频爆出中国游客在海外受歧视的的新闻。

英国希思罗机场免税店的歧视事件,

法国巴黎世家的打人事件,

以及各种奢侈品牌对中国人区别对待的报道。

这些事件报道蹭蹭地点燃国人心中的怒火,

引发中国读者和部分自媒体的奋力申讨,

不少关联奢侈品店就此 凉 了!

虽然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西欧国家,

但也常有听到在维也纳的奢侈品店“看脸色”的传闻,

坐不住维城小编分队下定决心要去调查一番。


位于中东欧中心的奥地利虽然地小人少,但是却因为其丰富的音乐人文历史,诸多的皇家典藏以及满屏的好山好水好空气颇受世界游客的欢迎。根据调查,首都维也纳在2017年成为既伦敦和巴黎之后,中国游客最爱去的欧洲城市


全年无休的音乐会和舞会,让这座城成为东西方国家施展“软外交”的场所。为了满足上层人士的社交需要,在维也纳市中心1区的格拉本大街(Graben)与克恩顿大街(Kärntnerstraße)以及Kohlmarkt逐渐形成维也纳著名的“黄金U”商业区


图片来自Vienna.at


这些街道历经上百年的历史,存留下相当一部分百年奢侈品老店,其中不少都是当年的奥地利皇室特供店。而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奢侈品牌店也纷纷在这里开设门店。


外来店对保守的奥地利人来说总是不那么受待见,比如知名C牌高级珠宝店就花将近十年事件才在这黄金U站稳脚跟。但对游客来说,似乎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更受青睐。


图片来自vienna.at


那每天这里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怀着这样的疑问,小编们特别走访了维也纳黄金U的一些奢侈品牌店,并采访了其中部分资深销售们。



奢侈品牌喜欢中国人,奢侈品销售不一定


奢侈品牌喜欢中国人是总所周知的。无论是本地居住的,还是游客,都能为其品牌带来大笔的销售业绩。各大奢侈品牌店都争先恐后的聘请中文导购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有些品牌甚至不惜花重本去其他品牌挖优秀的中文导购也不是少数。


图片来自新浪时尚


但中国人的海外购买力不仅带火了品牌店中文导购们的业绩,也让他/她们成为外国同事们“眼红的对象”,在店里“被排挤”的现象时常发生。而且部分奥地利本地销售和经理则对中国消费者在店内的某些行径无法理解与容忍,惊呼快疯掉。好多次都想把中国人赶出店,最后又被中文导购和导游们拦了下来。


中国游客购买力仍旧惊人


对于同样是外来的奢侈品牌来说,游客占他们销售额的比重偏高,有的都超过60%-70%以上,尤其是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奢侈品店。但对奥地利本土的奢侈品牌来说,50%仍旧是当地的客户,不过游客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加,有时中国客人的单甚至能占到本地小众奢侈品牌销售额的30%左右



而根据奥地利oe24的报道,在2017年平均每位中国游客要在奥地利花掉555欧,他们的购物清单通常是:手表和珠宝,时装,鞋子,服装,手提箱,化妆品和奶粉。这一增长也导致去年维也纳的整体退税额增长了五分之一。但也有奢侈品销售告诉小编,虽然如此,但中国游客的消费增长率还远没有与来到维也纳的旅游团数量成正比。部分原因就是这些游客先去的西欧国家,在那边已经消费过了。


区别对待确实存在


在小编采访过程中,所有的奢侈品牌店导购都肯定了这个事实:区别对待确实存在。在他/他们的眼中,来店里购物的顾客分为“三种人”本地人,游客和代购。但是这里的本地人指的是无论国籍,在当地长期居住的人。当然也包括持中国护照,并拥有奥地利长期居留的中国人。


图片来自苹果日报


在谈到为何会对顾客如此进行区分的原因时,某世界知名奢侈品牌包店的一位中文导购对小编表示,奢侈品牌店在当地开设店面,就是为了专门服务当地的客户。 所以奢侈品店导购们会相对花较多的时间在本地客人上,平常也需要时常与他们保持联络,有时甚至要每天联系,唠家常之类,及时的为客人推荐新品及订购客人想要的限量版。


但是同时她也表示,不会将限量版卖给游客和代购,只会留给本地客人。也不会为为他们特别去订购新品。店里有什么就卖给他们什么。不在乎他们的投诉。



部分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在谈到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这个话题时,感觉各大奢侈品销售们都有吐不完的苦水。“上厕所不关门”,“进店就坐下来抠脚”,“随地吐痰“,“未经允许,自己使用店内咖啡机”,“随意触摸珍稀皮质产品”,“在店内大声叫喊”,“随意触摸导购/其他顾客私人物品”等等行为不仅让中文导购吃不消,也给奥地利本地导购/经理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


图片来自金融网


虽然销售们都表示,在近几年来国家规范和媒体大力助推下,情况已经大有改善,但整体规范仍需要时间。另外他们也提到奥地利本地客人也有许多让人不解的行为,比如说“进来就砍价的”,或是专程到奢侈品店来蹭吃蹭喝香槟一下午,还有带朋友一起来吃喝的。


代购是“万恶之源”


在采访过程中,有几位奢侈品牌导购都对小编表示,相比人多声音嘈杂的旅行团,他们更不喜欢代购因为代购靠着转卖奢侈品赚差价,是对其品牌的一种“亵渎”。他们不需要这样的一个所谓“二级行销商”,希望能直接与真正的客户对话,讲述每个产品背后的故事,把产品卖给真正喜欢它们的人。


图片来自路透社


某知名奢侈品牌包店的一位销售对小编说,他们品牌所有的客人信息是世界连网的。当他们发现有上代购名单的人来店里购买包包时,他们会选择不卖。而有人反复多次的购买同样的包包时,他们就有理由怀疑他/她是代购,并将他/她的名字放上黑名单。只有一些小众的奢侈品牌表示欢迎代购,并且不限购。


为“明星”关店传闻不实


关于明星包店购买的传闻也由来已久, 但是曾任职于某知名珠宝品牌的一名销售在谈到这一话题的时候说到,目前他们还没有专门为任何一位“明星”或是“大牌”特别关店过。所以之前网传国内某当红流量小生在奥地利某奢侈品店包店的传闻不实,很多国家政要官员都在店里满是顾客时购买,只有携带几名保镖而已。


图片来自CAPS Architects


通常奢侈品店关店的原因是出于安全原因,限制进入店内人数。比如说知名的C牌珠宝就限定超过25人在店内就要关门。而一些小众的奢侈品牌则规定店内超过10人就需要关门,限制继续有人入店。


大排长龙是为了更好服务客户?


奢侈品导购对小编表示,让客人在店门口排队一方面是出于安全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对游客尽量做到“一对一”的服务。所谓的本地客人不用排队的传闻也都是假的。小编在采访当天,也有看到排队现象,但并没有发现有哪些客人有优先权




另外有表店销售对小编提到,虽然他们想尽心尽力的服务每一位客人,但对于旅游团这点则常常无法保证。由于一次性进店人数太多,在精力上无法照顾到每一个而某些奢侈品导购也因为需要有销售业绩,会为消费可能性大的客户给予更多的服务。而这时,某些客人可能会觉得被冷落。这也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中文销售/导购应成为桥梁


小编在采访到某著名奢侈手表品牌经理时,他提到,在他多年的从业经验中,他始终觉得作为一名中文奢侈品销售人员在店内,需要成为中国消费者和本地同事之间的桥梁。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大,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行为举止和言语都会成为彼此之间的屏障。


图片来自新浪新闻


这时候一名好的中文导购应该帮助双方更好的彼此理解,而不是任由矛盾产生,造成彼此的之间的芥蒂。这样一来,既舒适了中国消费者们的消费体验,有让品牌业绩更有更好的增长,这样双赢的局面谁不愿意看到呢?


图片来自法兰克福机场官网


而对于中文导购/销售偷偷专空子代购的情况,他则表示不齿,认为这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并说道,大多奢侈品牌公司都会与员工签订合同,不允许做代购,如果有偷偷拿货给代购,这也是犯了大忌。


总的来说,无论是怎样的奢侈品牌,说到底都是一群人的组成。人会歧视人恐怕从人类存在起的这天就有了。所以无关中国人,本地人,“歧视”无处不在,太过玻璃心也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Carotti报道,采编:妮儿,艾普萝,Carotti,部分资料参考自oe24,维城原创采编,图片来自于网络,转载请注明EuroNews。)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