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中外媒体争议:潘多拉魔盒是否开启?

想法 2018-11-30 02:43:54
  • 0
  • 7002
  • 0
  • 0
  • 0


“实际上没有毁掉什么……就像一幅牌,只是重洗了……可生命就像是一手同花顺,一洗就什么都没了。”

——刘慈欣《三体》

中外媒体争议


2018年11月26日,有中国媒体报道“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随后在油管YouTube也能搜到一名叫贺建奎的中国科学家的视频,他声称:一对“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已经诞生。


在视频中这位科学家声称:在婴儿胚胎时期,成功关闭了基因中艾滋病入侵的大门,然后把基因编辑过的名为“露露”和“娜娜”的胚胎,成功移进一名女子的子宫。


我不禁掐了掐自己的大腿,这世界真的变成魔幻现实主义了?这难道不是科幻小说的桥段吗?这不是奇葩说那道“一键制定完美孩子”的辩题吗?(btw, 点此抢票和马东老师面对面)很快微博几条热搜映入眼帘:“122位科学家联名谴责贺建奎”……


南方科技大学称:贺建奎为本校副教授,从2018年2月起处于停薪留职状态。央视新闻也报道“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此项研究未报备卫生计生委!也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这个研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入调查。



然而这条消息还未在中国平息,世界各大媒体都坐不住了,法国的不少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评论

“一位中国科学家声称已经生产出第一批转基因婴儿,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做法超越伦理底线。”

 ——Libération


“道德和伦理上都站不住脚。”

这项科学成就提出了伦理的问题。实际上,基因编辑不属于合理的治疗,而只是预防性的。特别是因为突变可以传递给露露和娜娜的后代,而且可能改变其它的基因。 在法国,这种研究是被“奥维耶多公约”禁止的。

 ——L’express


“所有的经验表明这项技术不是100%的有效。”巴黎笛卡尔大学名誉教授,生物学家Pierre Jouannet说。如何确保基因能按照我们的意愿修改?如何保证在修改一个基因时,不会导致有损孩子健康的其它基因变异?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的情况下,“用这个技术让孩子出生,有争议且不可靠。”这位科学家对此感到很遗憾。  

——Le Parisien



人类道德伦理共识


也许还有不少人还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看似造福人类的科学技术,会遭受到国内外的群起而攻之?我作为一个科幻迷和科学界的门外汉,用粗浅的理解,通俗地翻译一下:所谓“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可以被简单理解为“转基因婴儿”。

 

大家想像一下目前被我们摒弃的转基因蔬菜吧,它们鲜艳个大,不容易被虫蛀,但我们为什么不爱吃且争议不断?因为有人说它不健康,有人说它没有“菜味儿”。

 

我们在植物的转基因领域还没搞明白,就迎来“转基因人类”,那么我们不得不猜想:这种人类也可能至少有这两种弊端:由于基因的改变,她们也许能躲避艾滋病,但也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病变,甚至基因里缺少点儿什么,我默默祈祷但愿少的不是“人味儿”



无论如何,这对双胞胎的基因是超常还是变异?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疾病?目前这都是猜想,但这些猜想已经给这对姐妹带来了无形的诅咒,她们的一生注定将被全世界注视着,光从这点看,这就是一次极为不人道的实验,人类潘多拉的魔盒已被打开。

 

而对于我们这些没被改造的“无机”人类,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有些人说:不要畏惧科技啊,试管婴儿当初被人类反对,现在不是也给不孕不育的人带来福音吗?可改编基因这事,不能和试管婴儿相提并论。

 

试管婴儿是解决生育难题,并没有改变基因,而“基因编辑”不是先治病,而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从而直接生产“新人类”。



我开个脑洞:如果试验成功,将来“基因编辑”的人类将在体力智力上超越我们,这是人类2.0升级版。以这个趋势,作为1.0版人类的我们终将被代替,但这批2.0升级版人类还是人吗?如果他们是人,那我们是什么?体质弱,容易得病死亡,我们可能只是一批大自然生产的残次品。


也许大家觉得这脑洞太极端,那我往好处想:人工培养新人类,然后用她们的抗体来对抗疾病,最终我们迎来长生不老,那我们面对的问题将是:地球如何负荷我们这么庞大的人类基数?

 

我想起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人类能够控制基因让自己的寿命定格在25岁,而且摆脱了疾病,不老不死。可是地球物资有限,所以决定不可能所有人都活着,那如何延长寿命?很简单,有钱你就可以活得长,用钱换寿命。想想这个电影片段我就后背发凉,那必将是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面对生命不再人人平等,没钱就没资格活着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基因编辑技术的复杂性,结果的难以预测性,将牵涉一系列的人伦问题和社会问题。


其实,目前包括法国在内许多国家明令禁止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工具只能用于非生殖的成年细胞。中国虽然没有具体法律禁止,但中国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


11月29日,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科技部坚决反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已要求相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技活动,下一步将在全面客观调查事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做出查处。


而科学工作者都明白这个研究违反禁令,违背人类道德伦理共识,可人性的脆弱,总让人经受不起诱惑,有些人还是会被好奇心、名誉或是利益驱使,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欲望与恐惧的抗争


人类总是用恐惧作为科学的底线,而又用欲望一次次与它抗争。


今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根据英国《泰晤士报》,今年三月去世的斯蒂芬·霍金在遗作《写给未来人的备忘录》中预测:未来基因工程会提高人类智力和寿命,人对疾病的抵抗力都会增强,从而创造出“超级人类”,但它会毁灭其他普通人类!有钱人在未来有机会花钱变动子女的DNA,从而创造出有更好基因的“超级人类”。 “超级人类”一旦出现,没有改善基因的普通人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


谁会想到霍金的预测,这么快就展现了苗头。目前我们尚未得到确切消息,贺建奎的团队是否真的完成基因编辑,那对“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露露和娜娜是否真的已经诞生。


我们无法得知霍金对未来的预测是否正确,而我们也无从选择是该“宽容技术警惕人性”?还是该“宽容人性警惕技术”?而人类总善于打着“为了将来更好”的旗号,习惯性创造灾难后,再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反思。


无神论的我此时却默默祈祷:“希望这次霍金错了,希望活久见多的我们,在有生之年,不会见证人类世界毁灭性的灾难。”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END -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