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开地图炮!巴黎生活有多艰难?看完这几个学生故事就知道了

欧洲时报内参 2019-04-15 14:14:34
  • 0
  • 5600
  • 0
  • 0
  • 0

近期,法国《世界报》对40多位来巴黎求学的法国外省青年学生(大学生或高中生)进行了系列采访,邀请他们讲述自己在巴黎的生活。当这座“梦幻之城”的华丽外壳被剥落,法国外省小镇青年遭遇到的更多是融入难题

“在巴黎,我时常遇到同学和老师的轻视不屑,就因为我来自外省乡下……”

今年22岁的法国女生Blandine向《世界报》记者这样描述自己在巴黎的求学生活。她在获得高中毕业会考(BAC)文凭之后,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位于法国西部卢瓦尔大区的旺代省(Vendée)——来到首都巴黎上大学。但是,在巴黎的生活却并没有像歌曲中描绘的那样充满玫瑰色,反而令人心碎……

Blandine是在外省乡下长大,家住在森林边缘,离大海也就5分钟步行路程。大部分休闲时间是和亲戚好友在海滩度过。小地方人不多,老师和学生甚至会是邻居。即使面对高考压力,Blandine也会每晚独自去海滩漫步,舒缓学习压力。而到了假期,她常和妹妹去祖父母家。

与周围“格格不入”

刚到了巴黎,她的第一印象是人多。在这个人口嘈杂的大城市,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她也不喜欢巴黎的氛围。

她目前在巴黎一家建筑学院攻读建筑专业,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在学校里“格格不入”。很多同学都沉迷学习而对生活中其他事情不甚关心,老师不断鼓励大家变得更“优秀”、更“杰出”,甚至会被灌输“一定要野心勃勃争第一”。

看不起乡下人、对话压力大

而在学习之外,和巴黎“土著”同学、老师接触过程中,遭遇看不起也是常有的事儿。

每次她和同学说起自己要回家一趟,通常都会收到诸如“你为什么总想着回去?那里只有乡下小路而已”的经典回复。而自己爸妈的职业也比不上同学爸妈那么“高大上”,而且从没看过什么厉害的展览,这些都让Blandine在和同学言谈接触过程中感到“低人一等”,也给了后者说一些轻蔑言论的“正当理由”。

巴黎,人更冷漠

更令Blandine寒心的是,比起外省,在巴黎,人和人之间互助很少,冷漠是主调。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坐电车,一位坐轮椅的男士下车不方便,没有任何人过去帮忙,大家就都看着自己的脚,或者侧身绕过那个男士迅速下车。在公共交通上,大家都急急忙忙,抢座位,甚至为了一个位子跑上车或者推挤别人。我一年里经常坐13号线地铁去上课,一个推搡的动作很快就演变成争吵。要是有流浪汉,好多人不愿意站在他们边上,还当着面做掩鼻子的动作。

刻板印象放大差异

不仅仅是来着外省乡下的Blandine会被她的巴黎“土著”同学讽刺,接受《世界报》采访另一位外省姑娘Camille的遭遇则更表明,有时候巴黎人对于外省的既定印象太过刻板。

Camille来自北方诺曼底首府鲁昂,在巴黎求学的她选择每天往返坐火车去上课,晚上还是住自己家。“我每天5点钟起床,6点半去火车站搭车,8点钟到巴黎。我曾经被巴黎人问是不是生活在奶牛群里。鲁昂,奶牛?就因为我们不是巴黎人,就一定在农村养牛?

地域的烙印打在舌头上

而外省人的口音和说话方式也让“融入”巴黎显得困难。

年轻女孩Julie是南方蓝色海岸的尼斯人,曾经在巴黎3区一所高中读过2年预科,最终选择回尼斯进行大学阶段学习。回忆起在巴黎求学的日子,这位尼斯女生依旧难掩悲色,巴黎“土著”朋友曾经对她说话的口音、手势和快乐神情指指点点。“他们跟我说,我的说话方式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显得过于热情。我当时完全被这样的意见震惊,他们对差异是多么没有包容精神呀!

巴黎:蜗居不易

外省法国年轻人在巴黎求学,除却融入问题之外,经济上的压力也是非常令人苦恼的,最主要来自租房。

目前就读于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EPHE的硕士生Dorian来自南方图卢兹(Toulouse),因为课业任务繁重,她没有多余时间或精力去做兼职赚钱,“我每月可以收到550欧的奖学金,其中430欧要支付位于13区的房子房租,75欧的每月交通费。计算下来,就算每天我只花5欧,也早就超过了。所以我每天基本只吃意大利面、米和鸡蛋。

目前在巴黎左岸一所公立大学读商业法硕士的Victor经济状况则更为糟糕。他今年23岁,来自法国西部港口城市拉罗歇尔(La Rochelle),每月房租为800欧,房子位于蒙特勒伊门(porte de Montreui)的一家私人学生公寓,面积仅17平方米。为了付每月房租,他已经负债几千欧。

阶级下滑、感觉自己是“局外人”

除却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的“失落感”更让法国外省年轻人在巴黎的生活平添苦涩。

19岁的Margaux来自第戎(Dijon),目前在巴黎学习,“我很幸运,父母给了我条件让我能比较轻松维持在巴黎的生活。但是,我也清楚意识到了,同样的收入在巴黎和在外省可以有多大生活质量上的差异。

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文提到的Victor遭遇的情况。他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吐露,“每次同学邀请一同去演唱会、电影院、喝第二杯酒的时候,你总不能老是拒绝吧。社交结束后,看到别人打车回家,我只能走回去,总会有一种错位的感觉。

Victor也坦言,当假期回来,同学互相讨论假期滑雪经历时,他倾向于不说话。“最难的是,生活在巴黎,你总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这个城市里有着最富有、经济条件最优异的学生,他们可以享受首都的美好生活;但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强忍着高额的生活成本,只能勉强用眼睛去触及所谓的巴黎式生活。而如果想要跻身这样的世界,最好还要能保持低调,不能给别人留下过于负面的印象。

其实,在一个社会符号特别明显的城市里,中下阶层的人们通常会有“局外人”的感觉。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封闭、被圈中人掌握的行业领域。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2018年向《世界报》披露,该学校64%的本科一年级新生都来自于社会上等阶层,20%的新生父母为公司员工,只有7%的新生来自工人家庭。

“大学,是一个阶级互动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场所。这些学生又如何自处?他们是不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周遭环境?还是大学环境成了他们学业失败的新原因?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而言,他们进大学之前都处于家长的庇护中,而进入大学之后,和优越阶层的猛烈碰撞,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冲击呢?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巴黎第十大学的社会学系讲师Leila Frouillou抛出这一大串问题,她所研究的正是巴黎大学生和郊区大学生的阶层流动问题。

机遇还是泡沫幻想

当然,受访的外省年轻人在巴黎也提到,巴黎对他们来说也是机遇。“我从来没有过这么容易就和外国人相遇交谈、逛各大博物馆,直到我来到了巴黎。这些人文财富都是不可以用数值去衡量的。”他们各自的观点和遭遇,显然并不能代表所有巴黎人的行为举止或者所有外省人在巴黎的遭遇。

但有一个观点是所有受访人都同意的:巴黎,是他们迈向成人世界的通道,是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塑造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拉斯蒂涅Rastignac。故事发生在19世纪,拉斯蒂涅这个来自法国南方的年轻人来到巴黎,被上流社会吸引,感到难以适从甚至鄙夷,但另一方面又巴结权贵,不择手段攀高枝。

在小说的结尾,高老头的葬礼结束后,“拉斯蒂涅在拉雪茨公墓高坡上,远眺巴黎,只见巴黎蜿蜒曲折地躺在塞纳河两岸,慢慢地亮起了灯光。然后,他叫道:‘咱俩来较量一下吧。’”这是盖茨比向海水伸出手臂想要触及的绿光,也是鲁迅笔下吕纬甫的朋友在走出小酒馆时望见的漫天飞雪。

(欧洲时报/ 傅嘉丽 编译报道)

编辑:郎美智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