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个手指打字的英国侦探小说女王,简直现实版Gone Girl

赏八八 2016-01-11 18:01:02
  • 1
  • 9341
  • 0
  • 1
  • 1

圣诞期间,BBC上映了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著名作品《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改编的三集迷你剧,以纪念阿加莎诞辰125周年。该剧首播就吸引了600万观众,仅次于BBC新闻收视率。近百年来,阿加莎的作品始终在书店畅销,无愧于吉尼斯世界纪录上的“最畅销的作家”的美誉。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局限于侦探小说,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长篇推理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5个已上演或已发表的剧本,3个剧本集,6部以笔名玛丽·维斯特麦考特发表的情感小说,2部以笔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温发表的作品,1部自传,2部诗集,2本与侦探俱乐部的会员作家们合写的长篇推理小说。

她的著作已被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累计发行近20亿册,仅次于《莎士比亚全集》。1971年,阿加莎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女爵士(Dame)荣誉称号,肯定了她在文学领域的贡献。


2015年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诞生125周年纪念日,BBC专程邀请著名演员将阿加莎的作品拍成了电视剧,获得了推理迷们的热烈回应。英国戏剧制作人朱利叶斯·格林整理出10部阿加莎未曾发表或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5部多幕剧和5部独幕剧,公诸于世。

阿加莎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传奇色彩。尽管她在自传中回避了她“失忆”的部分——1926年12月她戏剧性失踪11天,但在她身后,人们对此事的好奇心从来没有停止。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段因丈夫外遇而引发的失踪案件,对于阿加莎的整个创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小时候的阿加莎


Gone Girl现实版:整个英国都曾在寻找阿加莎

1926年12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失踪的消息。之后的几天内,各大报纸纷纷以大篇幅一点点披露事态的进展:邻居说最后一次看见阿加莎是12月2日,在她位于伯克郡桑宁戴尔村的家中;有人说12月3日早上在山坡附近帮她发动过汽车,当时她正“双手抱着脑袋呻吟”;12月4日她心爱的莫里斯小汽车在南部萨里郡的灌木丛中被发现,车内没有人,汽车前轮悬空,引擎开着,车上有一件毛皮大衣、一个手提箱和一本署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过期驾驶证;负责此案的警察推断阿加莎不慎将车驶出路面,她跌落谷底,幸存的可能性极低;500名警察正在周边丘陵和池塘间大面积搜寻,潜水员搜索了附近的深湖……


这个刚刚因为出版《罗杰疑案》而成名的小说家,竟然真的成了悬疑故事的主角。报纸和电台天天都在追踪报道,有人怀疑她已经被丈夫谋杀,也有人猜测这诸多混乱的线索是小说家在故布疑阵。此事还引起了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的关注,他研究了阿加莎遗留下来的一只手套后预言:“克里斯蒂决不可能自杀,我相信她在一个月内会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另一位推理小说作家埃德加·瓦莱斯不相信这是个悲剧,认为这只是她对曾经伤害她感情的人的一种报复,她故意丢弃汽车制造自杀假象,只能证明她根本不想自杀。

随着案情的进展,读者们又注意到一条线索:阿加莎的结婚戒指被留在了家中。夫妻俩感情不合的猜测似乎因此而被坐实。人们依照多数侦探小说的逻辑,将阿加莎的丈夫阿奇·克里斯蒂锁定为最大嫌疑人。他家里的电话被装上了窃听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成群的人跟踪。舆论逼问之下,阿奇只得坦白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阿加莎失踪的当晚,他正和情人南希·尼尔在一起。


1926年12月14日,在历时11天的大规模搜索后,轰动全英国的克里斯蒂夫人失踪案终于揭开了谜底。阿加莎被发现以特丽莎·内莱的化名栖身于约克郡哈罗盖特的海卓酒店。在蜂拥而至的记者见证下,阿奇亲自将她接回了家,声称阿加莎患了失忆症,什么都记不得了。但是阿加莎为什么丢下了汽车?她是怎么到达哈罗盖特的?这都依然是不解之谜。


犯罪化学女皇开创 “乡间别墅派”


阿加莎很熟悉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而且对药剂(尤其是毒药)很有研究,这也为克里斯蒂设计凶手作案提供了条件。克里斯蒂的化学及毒药知识始于一战期间她在一家医院里的志愿者工作,她开始了药剂师的工作后才使她萌生了写作侦探小说的想法,她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毒杀”作为主要的犯罪手段。

和前辈侦探作家不同,阿加莎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中的一个或几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每部侦探小说都是心理学在文学上的巧妙运用。她笔下的波洛波洛擅长从对方的服饰、举止、爱好、经历和人生观诸方面作综合分析,然后进行逻辑推理。波洛几乎没有与任何凶犯搏斗过,他总是慢吞吞很悠闲,像一只经验丰富的老猫观察一群嘻闹的老鼠,从中找到作案是哪一只“老鼠”,把它绳之以法。


克里斯蒂笔下另一位女侦探马普尔小姐,表面上是一位老姑娘,外号“老猫”,其实,马普尔小姐利用闲扯来进行推理,把无关紧要的闲话与有意的谋杀联系在一起,透过罪犯的某些细节与不寻常的举止来窥视其内心的秘密。这两个名字,穿越百年始终在最受读者喜爱的侦探之列。

阿加莎尽管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但她的文字精巧,语言流畅,明显地受到狄更斯小说的影响。阿加莎擅长用多侧面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并在每一桩凶杀案的背后插入时代背景与风俗人情的描写。如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描绘水上风情和名胜古迹;而在《偷宝石的猫》一书中,则描写对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当地风俗。在描写凶杀案发生后人的心理活动,可谓惟妙惟肖。她的小说语言,完全可以和纯文学媲美。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写作速度十分惊人,虽然她不擅长用打字机打字(只会用3个手指打字),但她写一部20万字的小说,只用两个月时间。她喜欢躺在浴缸里边吃苹果边构思小说,一旦构思成熟,落笔飞快。她说:“我写书的第一步工作是先构思故事的框架,这事一直令人担心,直到把它写出来我才能安下心来。”


嫁给考古学家的最大好处


1928年,阿加莎结束第一段婚姻。为了维持收入,也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埋首纸堆拼命写作。但是,自己闹出的失踪案,把她的失败婚姻也曝光在众人面前。阿加莎的事业越来越成功,《暗藏杀机》等小说纷纷被搬上了舞台,但她始终能听见周围那些并不存在的窃窃私语。

1929年,阿加莎听从朋友的建议,只身乘坐东方快车横穿欧洲,远赴中东散心。这趟列车是当时欧洲大陆地面上最快捷、最豪华的交通工具,高速行进的车厢作为天然的密室,也为阿加莎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提供了灵感。

不过,这次东方之旅对阿加莎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她与考古学家伍利夫妇结为好友,并在第二年重访时认识了伍利的助手,一名叫马克斯·马洛温的年轻考古学家。当时,阿加莎已经快40,而马克斯只有25岁,还是她侄子在牛津大学的同学。一开始,阿加莎对陌生男子的陪伴有些抗拒,但马克斯轻松随和的谈吐,以及两人年龄的差距,渐渐驱散了男女同行的紧张。在去希腊游玩的途中,阿加莎突然接到加急电报,女儿罗萨琳得了严重的肺炎。她惊得当场摔倒在地,这时马克斯主动提出,他也该回趟英国,顺便一路照顾阿加莎。这个小个子、外貌平平的年轻人,用他的体贴、谦逊,一点点熨平了阿加莎心上的皱褶。


1930年9月,阿加莎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成为小她14岁的考古学家的妻子。她说:“嫁给考古学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妻子越老,他反而越爱她。”在那以后,与马克斯的婚姻生活平淡而稳定。在二战中,她写下献给女儿罗萨琳的《帷幕》和给丈夫马克斯的《神秘的别墅》,封存在抽屉中,直到1975年和1976年才相继出版。

《神秘的别墅》是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而《帷幕》也给波洛的侦探生涯拉上了帷幕。人们是如此喜爱“推理女王”笔下的角色,以至于《帷幕》一出,英语世界的重要报刊都纷纷刊登了波洛的“讣告”。1976年1月,85岁的阿加莎在牛津郡家中安详辞世。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推荐


《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939)

被公认为阿加莎的杰出作品,《无人生还》的改编版本比阿加莎的任何一部作品都多,有舞台剧、几部电影以及电视剧,还有广播剧。冒险公司甚至在2005年还推出了一款名为“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的视频游戏,这是阿加莎系列作品改编电脑游戏系列的第一款。


《褐衣男子》The Man in the Brown Suit(1924)

《褐衣男子》于1924年8月22日由出版公司博德利海德在英国首次出版。1988年,该书由Alan Shayne Productions携手华纳兄弟电视公司改编成了电视电影。该片被改编成了更贴近当代而非上世纪20年代为背景的故事,因此很多细节也相应有所变动。

《死亡约会》Appointment with Death(1938)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比利时侦探波洛,情节与阿加莎与丈夫同游中东时的经历相关。阿加莎在1945年将这本小说改编成同名舞台剧。这本书在1988年被改编成大侦探波洛系列六部电影中的最后一部。同年,这本书被改编成系列电视剧《大侦探波洛》的第11季。


《罗杰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1926)

《罗杰疑案》于1926年6月由威廉·柯林斯出版社在英首次出版。当月19日,道得密得出版公司也在美国出版了此书。这本小说是克里斯蒂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其独树一帜的转折式结局对同类小说产生极大的影响。


《尼罗河惨案》Death on the Nile(1934)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阿加莎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小说的背景充满异域风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密室推理案”,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航行在尼罗河轮船上的乘客。正好在现场的主人公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重要证据,最终解开了案件的真相。


《无尽长夜》Endless Night(1967)

于1967年首次在英国出版,这部小说是阿加莎本人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故事的叙述者名叫迈克尔·罗杰斯对富家小姐芬妮娜一见倾心。不久之后,罗杰斯如愿得到了“吉卜赛庄”,也抱得美人归。当地传言“吉卜赛庄”是被诅咒之地。这对夫妇置之不理,住进了“吉卜赛庄”,一场致命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34)

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根据当时的报纸头条——查尔斯·林德伯格之子的绑架案——发挥写成《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基础情节。这个故事最成功的改编是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电影版。这部电影使用了全明星阵容,由阿尔伯特·芬尼饰演波洛,其他参演的明星有肖恩·康纳利、劳伦·白考尔和英格丽·褒曼。影片获得了六项奥斯卡提名,英格丽·褒曼凭葛蕾塔·奥尔松一角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奖。

(英伦圈原创,资料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转载请注明。)


评论 (1)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