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涂一支唇膏到自残!法国社交媒体“自杀挑战赛”卷土重来?

想法 2022-05-20 12:37:43
  • 0
  • 2719
  • 0
  • 0
  • 0


法媒最近发现,5月初以来在TikTok上,一个名为“Labello Challenge”(唇膏挑战)的挑战赛在法国乃至欧洲的青少年之间颇为流行。而且从一开始的温情逐渐演变的愈来愈暴力,甚至危及到了这些孩子们的生命!


当唇膏用完,挑战者只能结束生命


看到这个消息,小编一头雾水,Labello?我知道啊,不是一两欧就能买到一支的唇膏吗?我还知道它是德国百年的润唇品牌拉贝罗(音译),隶属于德国拜尔斯道夫股份公司 (Beiersdorf AG)。我甚至还知道拉贝罗第一款润唇膏于1906年推出,目前由德国和奥地利的拜尔公司生产,现在是欧洲消费者最喜爱的润唇产品......



不愿被潮流抛弃的小编谷歌一下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所谓的“Labello Challenge”和我们所熟知的“冰桶挑战”类似,是风靡于TikTok等社交媒体的“挑战赛”,参与者在遵守游戏基本要求的原则下,可以自由发挥完成挑战。


“Labello Challenge”一开始的游戏规则是:让参与挑战的青少年们涂上润唇膏后(不一定非要是Labello的)和恋人或朋友接吻,然后让对方猜测自己嘴巴上所涂抹的润唇膏是什么味道的(苹果、草莓or玫瑰等等)...确实还挺“浪漫”的(OS:年轻人真会玩~)。


这句商品解说很到位了。图源:淘宝网页截图


但问题在于,这个挑战随后发展却发展的越来越离谱,逐渐失去控制。一开始挑战规则改变为:参与者需要自残的嘴唇搞伤,然后在伤口上涂抹润唇膏。


直到最后,规则演变为:当参与者感到心情不好时就要涂唇膏或者切掉一小块唇膏,等到唇膏用完的那一天,挑战者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才能算作完成了挑战。



法国当局注意到了这个“愚蠢的”挑战并十分担忧,内政部还在推特上发布消息,提示年轻人的亲属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儿童保护协会也发布提示,希望家长特别关注一下青少年们。


事情越闹越大,Labello也坐不住了,紧急发布声明表示:该公司和所谓的挑战赛,以及任何形式的暴力和自残行为,没有任何关联和支持。德国拜尔总公司也表示,“我们品牌绝不支持这种暴力和自残挑战。”


“挑战赛”危及生命,但却一波接一波


细思极恐!这个挑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之前可怕“Momo挑战”。


“Momo挑战”最初于2016年左右被广为人知,当时通过通讯软件WhatsApp、脸书等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在这项挑战活动中,出现一个长着泛红突出眼球、黑色长发、裂开至耳朵的大嘴、鸟形身体的形象,要求看到它的人进行拨打陌生人电话等一系列挑战,如果对方不配合,就会收到一些暴力图片及个人信息即将被泄露的威胁。当时多个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及美国的警方均向民众发出警告,称不要参与这一挑战并进行传播。


其实除了这两个,社交媒体上还兴起过不少自残、自杀的“挑战赛”。


社交媒体关于蓝鲸游戏互动。图源:网页截图


“蓝鲸挑战”(Blue whale)一般都会是最先被想起来的那个,因为它算是最致命的一个“挑战赛”。


这款游戏的发源地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VK,当一位想参与的年轻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特定的标签或者参与特定的群组后,会有活动的组织者来和你联系,要求参与者完成列表上的所有项目,这些项目简单的有一天不和任何人说话,稍微进阶一些的有自残,最后就是挑选合适的时候自杀。而在VK屏蔽了某些话题和小组后还是有130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游戏藉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世界上其他国家。


更加令人揪心的是,一些自杀事件还被拍成视频,发布到网上。死者遗体的照片、沾满血迹和脑浆的衣物,甚至死前的聊天记录都在Vk的一些特殊群里有着极高的地下交易需求。自由欧洲电台的记者还发现,如果想成为“蓝鲸”游戏的管理者,只需缴纳60欧元即可。这也说明,一例例青少年自杀事件的背后,是不法分子对金钱的贪婪。


图源:pxhere


“火灾挑战”(Fire Challenge)也令人印象深刻。


一些年幼的孩子和青少年模仿专业的替身演员,把高度易燃的物质例如龙舌兰酒等洒在身上或者捧在手心,然后点燃,并将火焰燃烧的过程拍成视频放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青少年因为这个挑战而烧伤,轻则手掌被烫伤,重则全身皮肤被毁,血肉模糊。


Gallon Smash的视频。图源:YouTube视频截图


另外,“加仑粉碎”(Gallon Smash)的恶作剧也非常容易导致受伤。


这个恶作剧2013年2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兴起,一年轻男子走入当地一间超市,挑选2桶家庭号的牛奶,然后趁人不备,把牛奶桶抛向空中,而他自己就顺势以夸张姿势跌倒。掉落在地上的牛奶桶流出遍地的牛奶;事主则躺在地上装成受伤样子,藉以骗取其他顾客的同情。恶作剧事后被拍成影片上传至YouTube,短短一周后,就累积了逾10万的点击率。而各国网友也开始模仿,网上随即出现了英国版、法国版,以及德国版的“加仑粉碎”。原先用的牛奶,也变成了果汁,或其他饮料。


因为地面太滑,很多参与者都会在恶作剧时不慎摔倒,胳膊骨折和轻微脑震荡的大有人在。而且,欧洲很多超市都按照摄像头专门对付这种恶作剧,恶作剧实施者一经发现不仅捞不着医药费,还会被要求赔偿商品损失以及清洁整理费用。


自残和自杀,到底有何“魔力”?


其实,打响类似挑战赛“第一炮”的还是2014年的“冰桶挑战”。当时为了引起人们对“渐冻人”这类罕见病人的关注和支持,全球各界都参与到了这个挑战当中,尤其是在奥巴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Ladygaga等名人参与之后,“挑战赛”的火爆程度直接爆表。


但是现在,除了出现了像“冰桶挑战”这样的公益挑战项目之外,更多的是“唇膏挑战”和“蓝鲸挑战”这样的极端负面游戏。而且心理学家Catherine Crochez-Travers 指出,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这些挑战甚至影响到了本应已经过了“青少年”阶段的成年人。


图源:pxhere


“所有这些具有极端负面挑战的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的聚集性和群体成员身份:参与这些游戏就是成为一个已经由别人构建的形象的一部分,” Catherine Crochez-Travers 说,脆弱的青春期少年们,喜欢破坏,但现在,一些成年人也开始参与这些挑战,并且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博眼球”。“就行为而言,我们处于一个青春期的社会。然后我们又回到了形象社会所特有的‘上演自己’的原则,每个人都非常自恋。甚至发展成为,想要生存,就必须展示自己,获得知名度,获得最大数量的喜欢和外界的认可"。


图源:pxhere


然而,心理学家更担心的是,我们如何抵制这些挑战所预示的未来?心理学家说:“当出于纯粹的兴奋而再现行为的陶醉存在时,就不再有任何必须保持的思考空间,以便对这种事件进行反击。“



的确,就像温水煮青蛙。这种以乐趣为名的自残可能令我们逐渐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向上滑动预览

文字:糯米团子

审编:Léa

资料来源:

https://www.journaldesfemmes.fr/maman/enfant-et-ado/2811329-labello-challenge-sur-tiktok-on-ne-peut-parler-de-phenomene-a-ce-stade/

https://www.tf1info.fr/societe/labello-challenge-psycho-pourquoi-le-nouveau-defi-tik-tok-qui-attire-les-jeunes-a-pris-une-tournure-aussi-inquietante-2219387.html

https://www.tf1info.fr/sante/du-scandaleux-cheese-challenge-au-vertueux-trashtag-challenge-que-racontent-les-defis-sur-les-reseaux-sociaux-facebook-twitter-2115363.html

https://www.topsante.com/maman-et-enfant/ados/sante-des-ados/labello-challenge-tik-tok-650323

https://www.theonespy.com/zh-CN/12%E7%96%AF%E7%8B%82%E7%9A%84%E5%8D%B1%E9%99%A9%E7%A4%BE%E4%BA%A4%E5%AA%92%E4%BD%93%E6%8C%91%E6%88%98%E8%B6%8B%E5%8A%BF/


本文为想法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转载须知。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