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男神马晓宏给法语学习者的忠告:这些事你必须要注意!

汤叔法国留学 2016-07-13 17:59:31
  • 1
  • 10905
  • 0
  • 2
  • 2

又到了七月,对于很多打算来年赴法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再不把法语学习提上日程,恐怕就来不及了……那么,对于法语初学者,尤其是以留学为目的的法语初学 者,应该怎么去学习法语?要掌握哪些必要的方法,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能够迅速进入法语学习的状态呢?汤叔特别采访了法语圈的真正男神——马晓宏 教授,听听这位拥有几十年法语教学经验的低调名师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汤叔:对于初学法语者,将英语思维引入法语学习是否可取?比如每学到一个词汇或者语法点的时候总去在英语中找相似点,这种方式可取吗?对于法语学习是否会有不好的影响?

马老师:总的来说是不会的。人很难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一个思维清楚的学生,如果英语好,会对法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在语法、综合知识、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甚至语言知识方面。只不过,相对于英语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英语好的学生有一个更大的障碍,就是语音关。因为根深蒂固的,他看到这些罗马字母,第一反应就是英文。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法比加新开的一期培训班,学到辅音送气不送气的问题,就会受到英文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没学过英文或者英文不好的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你告诉他这个地方不送气,他就不送气;而对于英文好的学生,受困于从小养成的学英文的习惯,所以一旦见到了,都会自然而然的按照英文的规则来读,不单单是辅音,有时候元音的发音也有这个问题。所以对于这件事,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肯定是前者。毕竟英法两国相隔本来就不远,大的文化背景也相同,只是各个国家民族的语言稍微有点儿不一样。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能拿英文的简单思维去套法语的复杂思维。从最简单的来说,法语是靠规则办事的,在语音阶段的规则就有70多条。经常有学生问我能不能自学,我真的不是想打击谁,但除了极个别具有天赋的学生之外,法语语音想自学真的很难,还是应该有个指导,这样才不会事倍功半。

汤叔:说到语音问题,现在只要不是法语系的学生,而是在外边参加培训班的学生,无论选择法盟还是法比加,或者其他培训班,在语音部分所配备的课时量都不会特别多,您觉得学生在私下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把语音掌握好?

马老师:这个问题其实分很多不同的情况。比如我们说个比较玄的事儿,那就是天赋。天赋好的学生处于某种语言环境里,对语音会很敏感,所以也会很快地适应。人的大脑非常奇妙,有的人对语法敏感,有的人对词汇敏感,有的人对公式敏感,有的人对句型敏感,并不是都一样的。在语音学习上,大家走的路都差不多,只是掌握快慢和多少的问题,这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但对大家要求是一样的,都要先记住规则,学会应用,学会总结,然后贯彻到实践当中。比如在法比加教学,按照教学进度,语音部分一般都是8天,法语本科所用的教材课时会长一些,有十课书。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学生这些规则,但是这些规则能否掌握和应用,能否指导到自己未来的学习,修为还在个人。每个人对语音的感觉差异很大,并不单纯取决于聪明与否,比如说汉语也是一样,有的人的普通话很标准,有的人一辈子都乡音难改。

汤叔:说到这里,又想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包括很多学生也会跟我提,回想当年我开始学法语的时候好像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就是背课文的问题,尤其是一开始的课文都是“qui est-ce? C’est Anne.”这样的句子,大概读两遍就记住了,真的有必要翻来覆去的读和背诵吗?能不能等到后边学到比较长的课文再开始反复跟读和背诵?还是一开始就应该养成这个习惯,即使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

马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一定是因人而异。背书,其实是最笨的办法,但实际效果对于之后的应用也会最好。比如我们在说母语的时候,从小都是无意识的记忆,牙牙学语的时候都是跟读模仿。到后来每个人都会把背下来的东西,慢慢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就真的掌握了。比如Qui est-ce,有的人觉得说的不顺就会改成c’est qui,他会来回变化,变成适合自己的方式。我见过很多人吐槽《简法》不好,认为这教材太陈旧了。其实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一个脉络,这个脉络大同小异,只是包装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只要你把它背会了,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讲出去,就没有白背。不过这个方法一定是个“笨方法”。一是需要花很多时间,二是不太需要经过脑子,背的过程只是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就比如说动词变位,很多学生都问说“老师,这我得背多少啊?”,实际上你只要把20个动词背得滚瓜烂熟,那么其它2000个动词也都顺手拈来了。比如être,你掌握了它的直陈式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每个时态又包含了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否定疑问式......每遇到一个动词都如此去背,坚持20个词,动词变位这一关肯定就顺利通过了。记忆单词是这个道理,句子也是一样的。你背会了,到使用的时候稍加变化,就很容易变成自己的内容了。不过背诵法语和背诵中文不同,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其中很多规则和关窍,即使我们说不清楚,但实际上是理解和掌握的;而法语毕竟是外语,所以我们背诵的时候更多的是机械地背,真正想用法语去思考是很难的。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法语,但依然不敢说在使用法语的时候可以自由地想,只不过自由度会比刚开始学法语的同学要大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背一定是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汤叔:对于国内学法语的学生,尤其是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学生,突击学习法语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个月,比如500学时,或者最多800学时,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是应该更侧重于词汇和语法呢,还是口语和听力更重要?当然我们知道,学好一门语言,听说读写同样重要,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初学阶段应该以哪方面为主?

马老师:抓听说还是抓语法,肯定是各有利弊。不过我们常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单位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办法是关键。我不太赞成一开始就纯法语教学或者法式思维教学。让法国人用法语给你讲清楚语法,真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就像我们都说中文,但有多少人对于汉语的语法结构真的清楚?能讲清楚什么是虚词、什么是缀词、什么是重复结构、什么是强调句型......又有多少?就像我们有些法国专家的孩子,来到中国待了一段时间,中文说的甚至比有些中国人还地道,但一旦回到法国了,过半年左右就全都忘干净了。为什么?因为他当初“学习”汉语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就是道听途说,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说,所以并不会真正掌握,一旦没有环境和条件使用了,遗忘得会很快。因此,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还是应该以语法为纲,更多的记忆词汇,而听和说肯定是法国的环境更好,所以到了那边提高的更快。作为外国人研究一门非母语语言的语法,普遍来说一定会比母语的专家要更清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首先解决语法问题。比如我们说到条件式过去时用在什么地方,简单过去时和复合过去时的区别在哪里,等等,作为外国人来说可能会给你列举很多的实例,但未必能系统到理论层面,如果你没有很强的总结归纳能力,那可能听过之后也是稀里糊涂的。所以,我个人感觉,如果想事半功倍,在国内还是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先把语法和词汇的基础打好,那么到了法国,在那样的环境里,由不得你不听和不说,口语和听力的提高会更明显。当然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和中国学生扎堆,这点很重要。可能有的人会质疑我刚刚说的这种方法,说学完之后口语会很差,但是毕竟是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做出取舍,而且只要学生认真学习了,他的基础会很扎实。就像盖房子,我们打好了地基,房子想盖成什么样子都会更得心应手。

汤叔:不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面签,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口语在出国前也不能太差。所以,在教学中肯定也不能完全放弃听力和口语,那么在什么时候引入听力和口语教学会更合理或者更有效?

马老师:肯定是在教学开始一段时间后再引入口语和听力的学习会更好。因为学生所听到的和要表达的内容,可能都是在法国生活中所遇到的场景,这其中不仅有语音的问题,词汇的问题,听力的问题......还有文化的问题,其中讲到的事情,如果是中国人遇到同样的状况,可能不是这么处理的,所以如果完全没有基础,想要掌握会很困难。当然,在语音教学阶段,我们可能就需要告诉学生一些会影响到将来听力的因素,比如连音和联诵,比如说话的习惯,等等。其实语言学习就是une grande habitude,你只要习惯了,天天听,天天练,天天说,就会提高。尽管按照标准法语来说,难免有很多语法错误,但多说多练,一定会对你有帮助,而且一般来说,法国人对你所说法语的宽容度也会很高,就像我们听到一个法国人说汉语的时候,很少会去挑剔他的语法是否正确。这就牵扯到语言学里的一个基本道理,你发出信息,对方接收到,而且明白了,那么交流就完成了。

汤叔:说到听力和口语学习,有一些学生喜欢通过看法语电影来学习,甚至有的同学说把某一部经典影片的台词都完整背下来了,等等,但一旦到了真正说法语的时候,还是说不出来。我记得,当时在我们学习法语的时候,更多是通过模仿跟读教材录音的方式来学习,而现在的学生会觉得教材过时了,很多里面的法语不是法国人日常说的法语,所以反而更愿意去模仿电影台词,那么在您看来,这种方式是否可取?

马老师:这个问题呢,直截了当来说,我强烈不建议学生这么做。原因有三点:第一,语言有不同等级,从雅语到书面语,到标准语,到俗语,到民间语,到俚语,甚至到黑话,法国电影里的台词所用的词儿确实很地道,肯定也很有意思,但你不确定这个词有多少人用,在什么范围内使用。第二,一个电影一定是有自己的社会背景、社会氛围和社会圈子的,比如《天使爱美丽》讲的是关于人性的东西,但你天天在法国,去公司办事或者去上学,会用得到人性方面的内容吗?从学以致用的目的性来看,这种方法是否有意义值得思考。第三,电影的台词都是高度提纯的,脚本是被作者反复斟酌过的,必须承认里面的语言都是精炼的,但这种精炼的语言是否能应用到我们不精练的生活之中呢?比如日常买菜做饭、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用得到这些吗?很难。现在有的学生说,目前学的法语不是法国人日常说的语言,还是那个例子,在听到一个外国人说汉语的时候,你会指责他说他所说的语言都是我们的书面汉语吗?不会的。从你学的法语,到日常生活中法国人所说的法语,这一定会需要一个过程。什么时候你的法语就真的达到法语母语的水平了呢?可能需要你在那边呆个十年左右才行。我见过很多在法国呆了3-4年的人,他们的法语很多还是书本上学到的语言,或者有的人法语听起来很地道,但一定是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小圈子所使用的,跳出这个圈子就不使用了。比如,我们说北京土话的时候,“压根儿”、“褶子了“、”崴泥了“这些词儿作为一个外地同学能明白吗?这种就是我们在电影里所看到的语言,但日常能放在任何环境里使用吗?存疑。我觉得,学习还是要从标准语开始学起,因为法语所有语言等级的变化都有一个基础,学会了基础,在基础上做相应的变化,就容易了。相反,如果你一上来就想学那些很高精尖的东西,但又不知道它的出处,你能准确把握什么时候能够使用它吗?我们的同学们出国都是要学习专业的,你在专业学习中会用到俗语、俚语、黑话之类的吗?不会。你解决一个问题,撰写一个报告,所使用的一定是书面语,一定是标准语。看电影、背台词,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在娱乐中学习,我不反对,对听力也会有帮助。不过,真正的好电影,其实台词并不多,很多都是靠眼神、表情和动作之类的来表达情绪。所以,要去背的话,不如去看那些动画片或连环画,比如《丁丁历险记》之类的,那些反而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场景。

汤叔:那从您的角度来看,对于法语初学者,学习法语有哪些窍门吗?或者说有哪些一定要避开的误区需要提醒大家吗?

马老师:学习法语所出现的问题,最终无外乎都归结到自己记性不好、理解力不好、听力不好、口语不好,等等。其实语言学习,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就是une grande habitude,一定就是你培养自己去养成某种习惯,习惯了,自然语言就好了。提高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现率。一个句子在书本上见过,在老师的板书上见过,那么接下来就是自己去练习,让老师来纠正你,即使犯错误,那么只要你用心,除了粗心之外,一般不会同一个错误犯三遍以上。举个例子,怎么来练口语,或者怎么使自己的话更能表述自己的思想,其实很简单,比如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不断的扩充,时间状语啊、条件啊,等等,像滚雪球一样,句子越加越长,那么你掌握的句子也越来越丰富......语言都是触类旁通的,这个句子会使用了,在其他句子中也同样会用了。有的同学以为法语说得好的人,句子一定都是qui、que、où、dont用的很纯熟,其实并不是。语言表达是很简单的,我见过的在法国的中国学生根本没机会说dont,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两个简单句子来表述清楚。有谁会在聊天的时候事先谋算好,这句话我要用一个复杂的关系从句来表述吗?不会的。最后再多说一句,法语学习一定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只要多使用、多总结,慢慢地,一定会有进步的!

评论 (1)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