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苑】1500岁高龄女汉子,就快从纽约悉尼打来伦敦了!

英伦展演中 2017-02-02 23:46:41
  • 0
  • 7438
  • 0
  • 0
  • 0

今年4月15日,由香港舞蹈团创作编排的大型舞剧《花木兰》即将亮相伦敦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re)剧场。作为曾在2015年先后远赴纽约、悉尼两地演出并大受欢迎的作品,此次《花木兰》英国首演也将是香港舞蹈团作品第一次正式与伦敦观众面对面。


恰逢舞蹈团首席舞蹈员唐娅、高级舞蹈员李涵在年底提前来到伦敦,参加南岸中心文化交流活动,《欧洲时报》英国版对他们进行了独家专访,提前一窥新编舞剧版《花木兰》魅力所在。



火爆纽约、悉尼

用舞蹈重塑经典引来外国人追捧


作为曾经在2015年跟团参与《花木兰》纽约、悉尼两地演出,尤其是曾经登上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唐娅和李涵,虽然从未来过伦敦,但面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观众,显然已经游刃有余。在聊到面对外国人进行中国舞蹈表演的体会时,两人都表示观众的反应其实非常热烈,对表演的理解也是到位的。而作为专业舞者,他们在任何观众面前也都力求对角色表达的精准到位、淋漓尽致。


2015年3月《花木兰》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演出,场内座无虚席。


木兰的故事,已经不用再多介绍了。从北朝乐府《木兰辞》广泛流传开始,这位距离现在已经超过1500年的巾帼英雄形象,早已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特别是在外国,木兰可说是西方观众最为熟悉和喜爱的中国女性形象之一。


当然木兰在西方主流社会的高知名度,很大程度上还是归功于接近20年前的那部动画电影。不过,两位舞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舞剧版本的《花木兰》虽然没有对故事剧情进行改编,但在表现手法上和其他版本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一切剧情推动和人物表现全靠肢体语言来传达,反而消除了语言障碍所带来的理解困难。通过历史发源甚至比语言更早的舞蹈,任何观众都能够与台上舞者产生共鸣。



而对于4月将在伦敦南岸中心剧场跟英国观众见面的演出,唐娅和李涵告诉记者,除了根据实际场地舞台大小和设备条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外,舞剧《花木兰》将延续此前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巡演的基本舞蹈编排、场景道具等等设置,力求将曾获“2014香港舞蹈年奖”的《花木兰》,原汁原味呈现在英国舞剧爱好者面前,毫无保留向他们展示中国舞蹈独一无二的表现张力。



据悉,根据目前南岸中心剧场的时间安排,舞剧《花木兰》暂时仅安排了一场表演行程。即便如此,香港舞蹈团依然将从香港将全套舞台道具、服装等运来伦敦,甚至连战车都将登台。“我觉得 [这部舞剧] 写意和写实同时在进行。”李涵说。


内地求学,香港扎根

年轻的舞团主力军


唐娅和李涵分别在2005年和2010年先后加入香港舞蹈团,如今早已成为娴熟的职业舞者,也是舞蹈团的中流砥柱。


除了在不过数年的专业舞蹈表演履历中都已经将“香港舞蹈年奖”重量级奖项纳入囊中以外,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内地人,唐娅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而李涵则毕业于该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系。在前往香港、从舞蹈团处获得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前,他们甚至连粤语都听不懂,工作过程中少不了翻译的协助。


香港舞蹈团首席舞蹈员唐娅(右)与高级舞蹈员李涵(左)。(欧洲时报记者游牧 摄)


然而语言并不是他们事业起步阶段的最大难题——实际上,唐娅在到达香港后两年内就已经开始用粤语与同事沟通。但在进入舞团后,除了多年专业训练积累下来的舞蹈技艺不能生疏以外,两人都迅速发现作为舞剧演员,必须下苦功揣摩角色,摸索技巧以外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唐娅说:“读书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痛苦是训练上的痛苦,是技术性的东西。成为演员以后,更多的是在所演绎人物中去寻找角色的痛苦。”


最初的几台舞剧之后,在李涵所说的“发酵”作用下,两人快速成熟起来。唐娅成为首席舞蹈员以来已有大概七八年时间,而入团时间较晚的李涵也早在三年前就成为高级舞蹈员,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成为香港舞蹈团的主力军。



《花木兰》在2014年经过最新改编初登香港舞台后,两人就一直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唐娅主要以领舞身份出现,往往需要在同一场表演中塑造士兵、织布女等等多个角色,回到后台争分夺秒更换服装是常有的事,她说:“演出一开始就像打仗一样!”而李涵根据舞团演员阵容的安排需要,也常在不同表演场次塑造病重年迈的木兰父亲、勇猛冲锋的战场士兵的不同角色,必须在两种形象间来回切换自如。



除此之外,每年香港舞蹈团一般有五部不同大型演出,唐娅和李涵都参与其中,在《风云》《倩女·幽魂》等剧目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算上日常基本功训练、舞蹈编排和常规排练,两人的工作步调其实非常忙碌,但他们对每次表演都倾注满腔心血。能够在热爱的舞蹈领域全力以赴,两位舞蹈员显然是非常满意的。


东西融会、古今贯通

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精髓


与参演过的其他剧目相比,唐娅认为《花木兰》最大的特色就是柔中带刚,通过肢体语言力度的不同表现有别于传统中国女性形象的角色,而李涵则将其接地气地归纳为“女汉子”。在被问及木兰是否因为超越时代的女权内涵而颇受西方观众追捧时,两人都深以为然。



据介绍,《花木兰》主要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进行编排,同时借鉴了现代舞编舞的一些技法与结构,以此创新地呈现出一种现代观众能够轻松欣赏的舞剧表演状态。李涵告诉记者,由于处在香港这样一个东西文化融会贯通的环境之下,舞蹈团创作的不少剧目都采用现代审美的角度来切入古典题材,这让包括《花木兰》在内的许多故事都焕发了全新生命力。



当被问到如何用一句话形容心目中《花木兰》精髓之所在时,李涵说:“它一方面传递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那就是孝顺;另一方面,花木兰也是一个刚柔并济的角色,这两点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另外从视觉角度来讲,它也是中国文化非常特别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底蕴和视觉冲击力的双重体现。”


而唐娅则表示:“勇敢和大爱——勇敢在于木兰的代父从军,以及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大爱则在于木兰不仅对父亲、也对国家的爱。”


2015年3月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演出。


而对于即将在4月献上的伦敦首演,作为主创人员的唐娅和李涵显然都抱有相当高的期待。除了再次成功将中国文化精髓、舞蹈魅力传播向西方主流社会以外,他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来伦敦演出,把更多优秀作品分享给英国观众以及在英华侨华人。 


演出信息:


时间:4月15日19:30

地点:Southbank Centre

票价:£12- £38

(英伦圈推荐,欧洲时报记者游牧报道,图片除标注外均由香港舞蹈团提供,转载请注明。)


                                                                                                                                   (图文转自英伦圈)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