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给的家乡厨房,听不了所有故事,但求品尝你心中的味道

食尚亚洲 2016-05-10 16:28:01
  • 0
  • 5688
  • 0
  • 0
  • 0

中国超市是海外华人生活不可获缺的一个版块。在法国外省的大城市,可能没有一整条华人街撑场面,但是一个中国超市还是有的。虽然法国超市的进口区也有些零星的亚洲进口食品,但那一瓶瓶精贵的调料,放在桌子上当个摆设还好 ,进到我们中国人热火朝天,“挥料如雨”的厨房显得略单薄,感觉用上几次就没了。


而在中国超市里,我们却可以用那些价格实惠,大瓶装的瓶瓶罐罐,在异国他乡,打造一个家乡的厨房。


中国超市的货物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因为超市顾客的主体是海外的华侨华人,所以产品与国内超市比,比较“有年头”,所谓“有 年头”当然不是指过期的意思。而是由于国内经济近三十年飞速发展,食品类产品产出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也比较快,而对于在国外生 活多年偶尔回国的华侨华人们,他们对故乡的味道还都是记忆中那些老味道,所以对不熟悉的新产品也并无需求。自己和后代也已经一定程度上西化,对于生活中除调料等中国特色食物外的的日用品零食之类的,已经习惯在法国超市选购。


这些年来国外的留学生人数逐年上涨, 可是对于照顾到留学生这部分人群而引进什么“新鲜食物”也并没有必要。所以,走进中超,看到某些商品,给人们带来的年代感很强,好像穿越到了老一辈旧时杂货铺。


虽然中超的日化零食有些老派,可调料类的商品却琳琅满目,中国饮食八大菜系,菜系之间口味的差别,除了作为软件的“烹饪手法”毋庸置疑的差别很大,作为硬件的“调料”更是不尽相同。身在海外,汇集中国天南地北之同胞,中超就更需要满足各地人民的日常所需。


也许是出国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缘故,在国内除了在超市陪妈妈买过一些基本调料,对于对调料区一无所知的我,在出国自己生活以后, 调料的新世界向我打开了。因为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出国前除了去餐馆点过蚝油生菜,作为很多南方人爱用的基本调料耗油,从来没出现在过我家厨房里,现在在历届南方室友的熏陶下,蚝油却成了我家厨房里的必备品。同时出现的,还有蒸鱼鼓汁,蒜蓉鸡汁,鱼露等等 原来不曾认识的调料。伴随着这些调料的出现,我所做的菜的味道当然也和师承父母时原来的味道大不相同。


而这些改变我做的饭菜的调料,并非是我出于好奇心在中超的“奇珍异货”里淘来的,而是来自于不同地方的一个个视它们为家常的人的推荐。在国外的华人圈,你会认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外地上大学时的感觉一样,不同的是,你们彼此侵入对方生活的, 不只是夜半天南海北聊天的畅快,而是彼此生活上的交集。在孤独的海外,交集的表现,有时就是去你家吃个饭,去我家吃个饭,去他家每人做个菜。就这样在饭菜蒸腾的热气里,彼此温暖着对方明亮而孤独的心。


有时,我听见彼此介绍来自于哪儿时,心里有些小激动,听着那些我知道或不知道的地方,去过或没去过的所在,我总会幻想,在那样 一方水土长大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那地的风景,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学校,放学回家的路,价值观,风俗。这些总是吸引着我 ,虽然我们是那么相同,仿佛中学同学一样谈笑风生,可是我们又是那么不同。


一个吃着盐焗鸡,海南鸡饭,看着椰子树踏着海长大的人 。一个吃着重庆火锅,坐着高桥轻轨,看着江边层层叠叠的梯田状楼的人。一个早晨吃着油泼辣子,肉夹馍,看着土地眺望高原的人,他们的世界和我很不同。


想着这一切,我知道,这一生我们只能成为许多地方的过客,即使我去过那些地方,看过那些街,可终究不是在那地土生土长的人,他们习以为常的风景,我只能在黄金周和暑假时,拍着照片匆匆地错过。可是,我也知道,在时间画布上拼接的平淡无奇的日子里,那些平凡却美妙的故事和味道就在那里。


也许我们听不了所有的故事,可是我们可以试着去品尝那些味道。那些散落在砧板上的食材,各样的调料,在 那地的人的烹调下,在盘子里聚合成一盘盘酸甜苦辣的故事,而在那些故事里一定有你想听的那一道。


我把盐焗鸡粉,火锅底料和辣椒粉放到了购物车里,今晚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在锅里翻腾,开始一个别样的人生。


(编辑 Cc ) 


食尚亚洲,微信号 : saveurdasie

法国巴黎创刊,由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和《东方美食》杂志联手打造的,欧洲首家大型亚餐专业杂志。

好玩儿又好吃→_→长按扫我,邀您一起:探索天下食风,彰显亚洲美食,引领食尚文化,共促中餐繁荣。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