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新生入学必修课,竟然是如何避免强奸…

大不列颠走跳人生 2016-10-07 20:28:07
  • 0
  • 7600
  • 0
  • 0
  • 0

各位小伙伴,还记得你们本科入学必修课吗?思修史纲马原毛概▼



英语高数大学语文



还有军训!踢了多少正步做了多少下蹲,至今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好吗!



然而,牛津剑桥的大一新生如今必须参与一门全新的必修课:教你如何不强奸/性骚扰!看清楚啦,是如何不强奸不性骚扰,不是如何不强奸不性骚扰哦!好绕口……



解释一下,是这样的:准确来讲这不是类似思修史纲那样延续一学期的“课”,而是开学期间90分钟的一次性互动课程,目的是向新生灌输一些关于发生性关系的必要理念,例如在对方醉酒情况下发生性关系算强奸、拒绝就是拒绝不存在欲拒还迎、恋爱关系中未经许可的性关系也算强奸等等。这门课的名字叫做“性许可课”(consent class),而牛剑以外很多英国高校早就已经设立了类似的课程。



苏赛克斯大学女生曾在去年义卖印有“我爱性许可”的T恤来表达对“性许可课”的支持。(图片来源:太阳报)


虽然名为“必修”,也并没有像咱们印象中的必修课那样严格。毕竟只是一次性课程,根据《每日邮报》报道:牛津的学生虽然强制参与,逃课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剑桥的“性许可课”就更宽松一些,提前选择退出就可以不上。


好吧也是没懂这必修在哪里……



除此之外,牛津大学的橄榄球队男生还被要求必须参与一项“反厌女症”(anti-misogyny)课程。腐女们请停止偷笑,“厌女症”(misogyny)可不是指对妹子没兴趣,而是瞧不起女性、对女生存在偏见的大男子主义,简单讲就是我们说的直男癌。



欧美高校的橄榄队男生被认为广泛流行“兄弟文化”,被看作大男子主义的温床;而从新闻报道频率来看,他们也确实是校园性骚扰、强奸行为的易发人群。


一定有小伙伴想说,“性许可课”教的这些内容不都是常识吗?真的有必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大张旗鼓地来“再教育”?你别说,还真有必要。


英国学生性骚扰问题严峻


近年来,英国大学校园里的性骚扰、强奸案件屡见报端。校园性骚扰已经成为了英国愈发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事件发生后,施行性骚扰和未经允许性行为的一方,也往往以对方“醉酒”、“欲拒还迎”、“推了我没推开”等等理由来推脱责任。



派对文化是现在英国高校最流行的社交途径,侧面助长了这样的争议性事件只增不减。(图片来源:BBC)


而即使在剑桥牛津这样的顶级名校,性骚扰问题也同样存在。就在今年9月,一名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的哲学与神经学男生乔纳森·拉普伍德(Jonathan Lapwood)就因为涉嫌酒后性骚扰和身体伤害而被警方逮捕。


据《英国电讯报》报道,拉普伍德在牛津大学也算是学生会风云人物了。他被警方指控在四年中多次对女性实施未经许可的性行为,然而拉普伍德的朋友却表示,他一向都表示是“两厢情愿”(entirely consensual)的。



据称拉普伍德是一个叫做“调情中队”(Banter Squadron)非正式团体的一员。(图片来源:英国电讯报)


而剑桥大学除了类似案件发生,还曾爆出群体性丑闻。去年12月,多家英媒报道称它著名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美化强奸”(glorify rape)的行为,包括在不被允许的究竟派对上拿性暴力和未经许可性行为开玩笑等。更严重的是,据称他们还会玩种族歧视和拜金主义游戏等,比如“如果你讨厌穷人请起立”(stand up if you hate the poor)。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什鲁斯伯里塔楼(The Shrewsbury Tower)。(图片来源:英国电讯报)


不难发现,在一向标榜性别与种族平等、LGBT平权问题领先世界的英国,“直男癌”在大学校园竟然还挺有市场。


其实早在2013年,包括《卫报》在内的多家英媒就曾经报道,英国高校男生中普遍存在严重的“厌女症”,并且明确指出性别歧视的重新抬头,跟英国高校“守旧派”(old school)文化的复苏有关。越来越多大学男生把“不明确拒绝”解读为默认或者同意,导致高校性骚扰、强奸案频发。



(图片来源:卫报)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事实情况存在,牛津剑桥以及其他英国大学的“性许可课”依然招来了很多吐槽和争议。这是什么情况?


现行方案充满争议


对于现行的“性许可课”,主要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它是否真的有作用上。很多人认为性骚扰认知本应是社会常识,关于什么是“性许可”的知识根本不需要等到高等教育阶段再来灌输;如果一个人成年之后还需要通过必修课形式的强制教育来灌输相关观念,那么其实他/她的认知早已成型,很难被撼动。



一名牛津大学的高年级橄榄球队员就表示:“我从来没参加过什么性许可课,但我依然从来没性骚扰过任何人。这并不是说我是个奇迹,也不是因为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有效引导,而是因为跟任何正常人一样,知道孰是孰非。”


而另一名叫做乔治·劳勒(George Lawlor)的学生也认为:“如果你都18岁了还需要人来教你什么是、什么不是性行为许可,那么一次90分钟的讨论课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牛津大学性许可课程中的部分讨论问题。(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而性许可课的支持者则认为,它的设立让一些禁忌话题得到了合理的讨论和强调,有利于这些本来常识性的道理真正深入人心。


牛津大学女性权益副主席奥尔拉·怀特(Orla White)就表示:“这种课程 [指性许可课] 对性许可问题的话题引导非常重要。它冲破了禁忌,并把那些本该在中学性教育中提出、却从未真正得到讨论的问题重新摆上台面。”


剑桥大学妇女主任奥黛丽·塞巴汀迪拉(Audrey Sebatindira)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课程目的是要把性暴力话题去神秘化,鼓励学生们公开讨论性许可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组织信息,对学生们强调身体自主的重要性。”



醉酒状态是很多性骚扰和强奸行为的促进因素和事后借口。(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而关于性许可课的另外一些问题也存在争议,例如过度强调男性施暴、女性受害者的不对等状况,却明显忽略了女性性暴力,而这方面问题也并非不存在。另一方面,课程对于遭受性暴力甚至强奸行为的受害者如何维护自己权益,也并没有进行明确有效的引导。



相比之下,美国在鼓励性犯罪受害者积极维权的方面更靠前一步。


不管怎么说,正如性许可课的启动人和支持者们所说,性暴力、性骚扰的相关课程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而至于它是否有效、效力多大,还得留足时间观察和优化课程方案。毕竟,良好的性观念不是90分钟的讨论课就足够养成的。


嗯别人的必修课……可以,这很英国!


(文章转自《英伦圈》)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