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博物馆里那些高大上的名画?小白看画入门级教程

半夏 2016-11-30 17:30:48
  • 0
  • 12543
  • 0
  • 1
  • 1

在欧洲读书、生活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做的事情就是踏遍所有著名景点、品尝所有当地美食、购买一切国内昂贵得不行的化妆品、包包,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嘛?Nononono,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逛博物馆。

毕竟世界四大博物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三个都在欧洲,并且除了这四大,我们能叫出响当当名字的欧洲博物馆更是不胜枚举,乌非兹、梵蒂冈、普拉多、荷兰国立博物馆......

虽然博物馆没少去,但走出博物馆,你还能回想起你看到了神马吗?当我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很明显地会感觉到,对欧洲当地文化的认识匮乏让我们无法融进去他们当中。

所以,常常当他们驻足在一幅幅画作面前,看到的是: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65341000000_1_102211_6.jpg

(左上:《圣母子》,乔凡尼·贝利尼;右上:《圣母子》,乔凡尼·贝利尼;左下:《绿垫圣母子》,安德利亚·索拉瑞奥;右下:《逃亡埃及中的歇息》,赫拉德·戴维

但是,我们眼里其实看到的画面都是:(明明都是一毛一样)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65443000000_1_111468_51.jpg

他们眼中的风景画: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70634000000_1_104791_14.jpg

(莫奈《睡莲》*4)

我们眼中的风景画:(额.......这个不就是花嘛.......为神马要画那么多幅?)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70809000000_1_383191_47.png

他们眼中的抽象主义: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71605000000_1_141397_89.jpg

(康定斯基作品:左上《构成第八号》;右上《构成第七号》;左下《圆》;右下《作曲》)

唔,你是在逗我........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12216000000_1_26794_65.png

上述的心理活动,是不是各位在欧洲参观博物馆小伙伴们不可名状的痛啊?!

中国孩子从小是欣赏水墨国画长大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意境,而西方艺术史又是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分支。要想读懂这些画作,需要大量西方美术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作为补充才可以。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12452000000_1_454888_70.png

这就需要我们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了!咳咳,当然这么多书也不是一下子就都能看完消化的。难道什么基础都没有,我就不能去逛博物馆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我们需要一个从0-1的积累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快来踏出这道坎儿!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即便你对西方美术史零基础,进博物馆看画到底要看什么?怎么看?

Step 1 : 判断是否写实

当我们站在一幅画面前时,第一步,先判断它是否是写实主义。那什么是写实画作呢?很简单,就是像照相机照下来一样!ctrl c +ctrl v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52043000000_1_87977_82.png

比如风景画: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80527000000_1_784840_26.png

(《从主教花园看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约翰·康斯特布尔;左图为画作,右图为实物图。)

人物画:看看这种皮肤的立体感、衣服的纹路质感。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2910000000_1_284381_11.png

(左上:《勃罗日里伯爵夫人像》;右上:《贝尓坦像》下:《奥松维约伯爵夫人肖像画》)

静物画: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3531000000_1_724796_43.png

(《静物水果与龙虾》让·达维德兹·德·希姆)

你可千万不要觉得这些东西画得很普通呀,比照相机差远了呢~~你要试想几百年、几千年前,人们的绘画水平还远远停留在“幼儿期”,在这个背景下能画出如此水平的写实作品,着实是个奇迹。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3907000000_1_321622_64.jpg

(史前野牛岩洞壁画,西班牙)

 欣赏写实画point:笔法细腻,欣赏其高超技法

欣赏写实画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就可以在高超的技法上面,看画家是如何鬼斧神工地临摹出一样的景色。如果你想知道一幅画能高度写实到什么地步,请你擦亮眼睛看看下面这幅: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4306000000_1_291749_42.png

(《乔瓦尼·阿诺菲尼与妻子》扬·凡·艾克)

这幅600多年前的油画,画得细致程度堪比现在的相机。女主人脚下的小狗,毛发栩栩如生,看着就十分软糯,很想揉一揉它。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4453000000_1_94145_47.png

再抬头看吊灯,画家笔下的金属器闪闪发亮。这种光影处理的效果,跟拍下来的真的没啥区别~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4653000000_1_181697_65.png

最逗的是,画家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扬·凡·艾克在此~~原来XX到此一游的鼻祖在这里.....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0710000000_1_17917_79.png

如果你觉得上面已经画得出神入化了,那么下面的这个细节一定让你拍案叫绝: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4626000000_1_191098_81.png

这是一面镜子,镜子中反照出来画中的人物,从这里能看到,画中不只这对夫妇,还有两位男士。镜子边上还镶嵌着12个小镜子,你没有看错!12个小镜子,每个小镜子里倒映着这个场景不同角度的画面。Word天,那个年头,大家都是全才啊,要想画好画,物理先过关!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5504000000_1_131586_26.gif

当写实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画家不满足于只是把形象记录下来,于是,开始变花样了:变得朦朦胧胧、色彩斑斓~~

非写实1——印象派:重视色彩,笔法粗糙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80620000000_1_465288_21.png

(《日出·印象》莫奈)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2600000000_1_403837_22.png

(《舞蹈课》、《舞台上的舞女》等 德加)

这种色彩鲜艳、朦胧美的画法有个美丽的名字,你肯定听过——印象派!

所谓“印象派”就是以瞬间的印象做画,根据光影的变化,来画下当下的瞬间,因为每个瞬间都是不同的,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一个睡莲,莫奈画了辣么多(图见本文开篇)。

非写实2——后印象派:彩色度up up ,像素点点

当印象派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又演变出来了“像素点点”的后印象派,使得色彩艳丽升级。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80709000000_1_420511_90.png

(《奥维尔教堂》梵高)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54331000000_1_280625_58.png

(左上《摆姿势的模特》;右上:《化妆的年轻女子》;下《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修拉)

◆ 欣赏非写实1+2 point:欣赏其色彩 感受其情感

印象派是以瞬间捕捉为重点,所以笔法往往粗糙,但笔法粗糙价值就低吗?Nononono,如果我们拿写实主义欣赏原则去要求它,未免太苛刻。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001736000000_1_16976_88.png

印象派更多的是表达此刻眼中所看、此刻心中所想,画家并不想记录他视力范围内的周边事物。观察此类“粗糙”笔法的重点是,体会其当时的感受。

比如上文梵高的《奥维尔教堂》,曲线的画法让教堂看上去和它前面的草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张扬的色彩让天空和小路、这座教堂以及它周围的环境都富有生气。从这幅画中的色彩能感受到,梵高渴望表达自己的情绪。

非写实3——中世纪宗教画

之前在大家的印象里,一提到“不写实”的人像,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大概都是这种完全夸张的、一眼看不出是啥的人像画: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55017000000_1_484967_94.png

(《阿尔及尔的女人》毕加索)

但其实,这里要讲的中世纪宗教画,指得是那种看着像人,但是又跟真人截然不同的画风。话不多说,先上图感受一下这九头身的画风~~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4/20161124182111000000_1_541840_48.png

这里面的人物明显身材比例不协调,身体太长、表情都是僵硬、没有细节。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0556000000_1_486780_11.png

(拜占庭镶嵌画)

人的神情格外严肃,而且都长得一样好不好!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0743000000_1_356979_12.png

没有透视,没有近大远小,大家都在一个平面上: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70849000000_1_767980_75.png

看到这些画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搞笑(好吧~去掉“也许”)。

中世纪是一个由教会统治的黑暗时期。人们普遍看不懂文字,教皇便要求画家们把圣经故事画出来,让人们对神产生敬仰,借此来控制人们的思想。

教会一直倡导“神权大于君权大于人权”。在美术的体现上,就是神画得大大的,人小小的。所以,当你欣赏中世纪宗教画的时候,就不能以写实主义的标准去衡量它。

◆ 欣赏非写实3 point :看故事

中世纪绘画最重要的是把圣经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而不是培养大家审美。他并不在意他画中的人物是否丰满自然,他最愿意的是把主要人物——基督,创作得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清晰易懂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

欣赏这类画作的时候,就是看懂这个故事!其内容绝大多数都取材于《新约全书》。下面小编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经典“梗”:

耶稣降生:各界人士朝拜(普罗大众、东方三博士等)。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0554000000_1_175800_80.jpg

(《牧羊人的礼拜》 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2059000000_1_61528_21.jpg

(《博士来拜》柯西莫·罗塞利)

耶稣分面包与鱼:很多人没饭吃,一位小盆友拿着家里仅有的五个面包和两条鱼,贡献给耶稣,耶稣拿着它分给5000众人,才五个面包、两条鱼,怎么够分呢?但是经过耶稣的手,居然奇迹般地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面包和鱼吃。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2725000000_1_693043_27.png

(《面包和鱼的奇迹》丁托列托)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3312000000_1_1097956_34.png

(《面包和鱼的奇迹》马赛克镶嵌画)

耶稣受难: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好疼~~~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3916000000_1_46488_35.jpg

(《耶稣受难》,胡安·德·弗兰德斯)

我们最熟悉的《最后的晚餐》: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45441000000_1_140083_75.jpg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Step 2: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简单了解欣赏原则后,我们要进一步小小地思考一下,为什么画家要画这幅画?

比如,教堂中的画,是为了教化民众,让人们对教会充满敬仰;画历史故事,是为了记录下来历史的瞬间,让人们对历史有所反思。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24845000000_1_171791_63.png

当你看到一副你很感兴趣的画的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仔细观察。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猜测一下,这幅画到底画了什么。

比如: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5/20161125163427000000_1_35042_17.jpg

(《1808年5月3日枪杀起义者》戈雅)

在这幅画中很明显有两拨人物,左边是手无寸铁、抱头哀鸣的人们。其中一名白衣男子举起双手,做出愤怒、激昂的表情。他面前地上躺着很多尸体,血迹遍布到处都是。而画面右边的人拿枪对准他们。

再看题目是枪杀起义者,即使不了解西班牙历史的人,也能猜测出这是一个人民站起来反抗最后牺牲的故事。

这样一分析,你是不是立刻觉得这幅画生动了起来,也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是不是更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历史事件?你会不会想知道这些拿着枪的反派人物到底是谁?是内战吗?是侵略吗?这些起义的人最后的结局是是什么?他们死了吗?人民最后胜利了吗?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32524000000_1_964342_57.png

当你有了这么多魂牵梦萦的疑问的时候,你就会主动去查一查资料,在google上一搜这幅画,无数个解析迎面扑来。查完资料,你会发现原来右边的是法国侵略者,左边是西班牙起义者。而1808年正是拿破仑侵略西班牙的年份。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32933000000_1_120435_0.png

当你再回头看到1808年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就会自动跳入“拿破仑”“侵略”“西班牙”这些关键词了。看一幅画积累几个关键词,时间久了,你的脑海中就会有无数个关键词,交织在一起,形成你自己的知识网络。

也许有的童鞋会发问了,可能我就是看不懂这幅画呢?我就是看不出来这些人要干什么、想干什么、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小编想说,那也没有关系呀,be yourself,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里并没有正确答案,而艺术也没有边框,哪怕你认真观察后,觉得画里的人长得如花也是没问题的!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51157000000_1_53650_72.png

关键在于用心观察这幅画:)

Step 3:借助参考材料,了解画家潜台词(隐喻)

这点其实是step 2的延伸,如果step 2是读懂表象,step 3就是了解内在。在古代,如果起义者想表达对皇帝不满,他可能会直接一刀结果了皇帝;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62827000000_1_319338_68.png

(《荆轲刺秦》小品截图)

而画家对皇帝不满,会采用“九曲十八弯”的迂回手段。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163452000000_1_213093_43.jpg

(《查理四世一家》,戈雅)

上面这幅画,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太符合逻辑?按照从中世纪绘画神权、皇权为大的概念,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画作中,他占的画面是最大的、位置是最靠中间的,可是这幅画中,皇帝是不是太靠边了....反而王后比较靠近中间。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推测出,皇帝只是傀儡,王后才是幕后垂帘听政的人。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34755000000_1_159090_22.png

接下来,才是画家脑洞大开的时候。画中有5个王室成员没有画出双手,则是暗讽这几个人都是些“有嘴没手”的吃货废物。查看历史会发现,西班牙查理四世这位国王是位平庸无能的皇帝,真正掌权的人是王后以及她的情人(大家猜猜情人是哪位?友情提示:看眼神)

再比如,我们文章开头的那副超级写实的《乔瓦尼·阿诺菲尼与妻子》: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7/20161127234306000000_1_291749_42.png

之前我们分析的是其高超的绘画技法,现在我们再来看他们的内容。看看这对夫妇执手的样子,像在干神马?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35251000000_1_874923_27.png

答案就是婚礼!这不是普通的男女肖像画,这是一幅宗教仪式——婚礼肖像画。

我们查阅这幅作品的资料发现,它的惊人之处在于无处不在的隐喻:吊灯上有一只蜡烛在孤独地燃烧着,蜡烛在这里代表着无所不知的基督,他的在场使婚礼变得更加神圣;画中的小狗也不是一种普通宠物,代表着忠诚;墙上水晶珠和洁净的镜子,代表着爱情的纯洁;柜子和窗台上的水果代表着:亚当、夏娃犯下原罪之前,人类是清白无辜的;甚至两人赤脚也是有含义的,它暗示了两个新人是地处圣地之上,因此脱下了鞋子。感兴趣的童鞋来找一找男女双方的鞋子在哪里吧~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0332000000_1_6495_87.jpg

Step 4:看构图

三角构图:一般用于近景人物、特写等,多用于画中主题明确的作品。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0932000000_1_549910_82.png

当然也有繁复多杂的三角构图: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1044000000_1_438864_94.png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

平行构图:多为宏大主题,平铺开来,方便人们观察所有人的动作神情。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1141000000_1_451741_18.png

(《雅典学院》拉斐尔)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1307000000_1_298483_3.png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L型:两个L型,把画面牢牢稳固住,人物即使众多,也能保持画面的稳定。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3032000000_1_220617_56.jpg

(《寓意》布龙齐诺)

十字构图: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分割,强调了道路向远处延伸的运动透视感感。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3442000000_1_61922_71.jpg

(《树间村道》霍贝玛

观察构图,才能发现为什么同样的题材,有的作品就很和谐,有的作品显得略微无序。结构是独立于内容之外的,你可以最先观察或者最后观察均可。

看完这么多,敲黑板,我们来总结一下: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64232000000_1_131706_89.png

◆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后,第一步分辨其是否写实,然后根据写实、非写实不同的鉴赏原则欣赏作品。

每次逛博物馆并不需要都看完所有的画,挑几幅喜欢的,认真观察画里面的细节与标题,推测画家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画的,而他画这幅画的目的又是什么。

了解了这幅画的外在含义后,查阅资料(书籍、网络),进一步接触画家“潜台词”。试着多问问“这个东西摆在这里是不是有特殊含义”“为什么他目光背离人们”等等。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5959000000_1_16040_33.png

亲耐滴小伙伴们,简单的这几个步骤你get到了嘛?

赶紧从下次逛博物馆就开始应用起来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次进步一点点,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我们也是可以与他们来一场跨越千年、百年的对话:)


(参考资料:《剑桥艺术史——绘画欣赏》,苏珊·伍德伍福 著、钱承旦 译;《写实艺术的游戏规则》杜曦云;知乎:《如何欣赏一幅画》杨小彻)

FIN

http://www.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16/11/28/20161128145342000000_1_242856_1.png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